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一種骨科用固定裝置制造方法
- 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主要輔料的篩選和組成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柴胡浸膏的制備方法
- 測量顱內椎-基底動脈血流動力學特性方法
- 哮喘病藥的制作方法
- 高芒果苷在制備防治老年癡呆及記憶力減退藥物中的應用及其藥物組合物與制劑的制作方法
- 電動起重式擔架車的制作方法
- 骨科簡易肢體消毒架的制作方法
- 小球植入物系統和施用方法
- 創口防水裝置制造方法
- 利福昔明軟膏的制作方法
- 抗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醫藥組合物及保健食品的制作方法
- 羅勒天然熏香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新型血小板保存袋的制作方法
- 一種控壓呼吸器的制造方法
- 塑化的高含水量化妝品凝膠組合物及其筆的制作方法
- 一種多功能醫護床的制作方法
- 眼外傷玻璃體腔異物抓鉤的制作方法
- 一種用于涼血止血、滋陰化瘀、養肝明目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含硼替佐米的凍干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腔鏡手術器械袋的制作方法
一種腔鏡手術器械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手術過程中的輔助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腔鏡手術器械袋。該器械袋為可調節分片式結構,包括粘片袋(1)和貼片袋(2),以及連接所述粘片袋(1)和貼片袋(2)的粘片(18)和貼片(28)。可根據不同患者體形以及不同手術體位進行相應調整,兩邊袋口處還可設有系帶,便于固定器械。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有效地將各種腔鏡器械固定在無菌單兩側,防止器械在頻繁傳遞中造成的掉落,而且使整個腔鏡手術操作區器械擺放顯得井井有條,方便器械護士管理器械,便于手術醫生取用,提高手術效率。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簡單,制作簡易,方便使用,方便清洗和消毒。
【專利說明】一種腔鏡手術器械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手術過程中的輔助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腔鏡手術器械袋。
【背景技術】
[0002]微創手術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手術方式,因其具有恢復快、創傷小、住院時間短等特點,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但在手術配合的過程中,由于腔鏡手術器械精細、貴重,而且普遍過長,放置不當極易造成損壞或污染,器械護士在傳遞時為避免污染、損壞、保證準確到位而導致速度較慢,影響了手術的進程,給手術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也給手術室的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尤其是在擺放人字位、截石位或側臥位時的腔鏡手術中尤為突出。
[0003]腔鏡手術器械不同于開放手術,無法將常用器械放置在托盤上,更不能將器械直接放置在病人身體上的無菌單上,長時間放置會造成病人皮膚的壓瘡。器械護士只能將器械擺放在器械車上,待手術醫生需要時再進行傳遞,配合被動且緩慢。且頻繁的傳遞經常造成器械的掉落,造成器械的損壞和污染,延誤手術時間。
[0004]側臥位腔鏡手術中(例如泌尿外科和胸外科腔鏡手術),需要連接和固定的器械較多,且側臥位受操作區域限制,不易于固定,器械掉落現象更為頻繁,特別是一些特殊器械,污染后須等待重新消毒,延誤手術進程,造成嚴重后果。人字位或截石位腔鏡手術中(例如胃腸外科、婦產科、甲狀腺手術等),不能使用手術托盤,且手術醫生或者助手常常需要站在患者兩腿之間,那么在取消托盤的情況下,器械護士站立于手術臺下方主刀醫生對側,無菌器械車與手術床垂直放置在器械護士右手方。為了避免觸碰到術者的背后,造成污染,器械護士及器械車須與手術床和術者保持一定的距離。這給傳遞器械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有些護士使用無菌治療巾折疊制作一兩邊封口開口朝上的口袋,用兩把直鉗固定在大孔巾上。這樣確實解決了器械的傳遞以及放置問題,但只有一個口袋,過多的器械放置易纏繞,術者容易分辨不清,且兩側雖然折疊,仍存在縫隙,器械頭端偶爾會穿出器械袋,造成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所述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腔鏡器械袋,該腔鏡器械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便于操作,不僅可以解決腔鏡手術中器械的合理放置及傳遞問題,減少器械的頻繁掉落及污染,而且節約了術中傳遞器械的時間,加快手術進程,便于各種帶有連接線器械的固定。本腔鏡器械袋適用于各種體位的腔鏡手術,且固定套靠,使用安全,符合無菌要求。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使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提供一種腔鏡手術器械袋,該器械袋為分片式結構,包括粘片袋1、貼片袋2,以及連接所述粘片袋I和貼片袋2的粘片18和貼片28 ;所述粘片袋I和/或貼片袋2分別設置有器械袋。本實用新型的設計便于不同體型、不同手術體位時調節使用。根據手術情況將兩片器械袋相連接形成整體結構,同鋪置手術單的手法一致,將其鋪于患者身上避開手術操作區的位置。
[0008]優選地,所述粘片袋I包括粘片器械袋、下垂布14和連接塊19,所述粘片18設置于連接塊19 ;所述貼片袋2包括貼片器械袋、下垂布24和連接塊29,所述貼片28設置于連接塊29。
[0009]優選地,所述粘片袋I還設有系帶15 ;所述貼片袋2還設有系帶25。
[0010]優選地,所述系帶15設置于連接塊19 ;所述系帶25設置于連接塊29。
[0011]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粘片袋與貼片袋上分別設有系帶,方便吸引管、電凝線、鏡頭光源線、氣腹管、雙極線等需要與臺下連接的器械更好的固定,腔鏡手術需要與臺下連接的器械較多,兩端的系帶可減少固定鉗的使用,而且兩根系帶可同時固定多種連接線,便于管理和使用。優選共設四根長約15cm的系帶。
[0012]優選地,所述粘片袋I的器械袋為口袋11、口袋12和口袋13 ;所述貼片袋2的器械袋為口袋21、口袋22和口袋23。
[0013]優選地,粘片袋I和貼片袋2總長度分別為80cm。
[0014]優選地,所述口袋11和21的長度均為30cm,寬度均為7cm ;所述口袋12和22的長度均為33cm,寬度均為7cm ;所述口袋13和23的長度均為35cm,寬度均為7cm。根據腔鏡器械的長短不同,選擇合適的口袋,兩邊分別有三個長度(30cm、33cm、35cm)的口袋,最多可同時放置六把腔鏡器械,根據腔鏡手術的特點,術者常用器械一般為超聲刀、電凝鉤、吸引器、抓鉗、分離鉗等。放置器械時可根據術者的使用習慣將其分別放置在左右手兩邊的器械袋,取用方便。
[0015]優選地,所述粘片袋I還包括粘片16和粘片17,所述粘片16和粘片17設置于連接塊19 ;所述貼片袋2還包括貼片26和貼片27 ;所述貼片26和貼片27設置于連接塊29。
[0016]優選地,所述粘片16距粘片袋I器械袋的距離為8cm,貼片26距貼片袋2器械袋的距離為8cm,粘片17距粘片16的距離為7cm,貼片27距貼片26的距離為7cm,粘片17距粘片18的距離為5cm,貼片27距貼片28的距離為5cm。本實用新型在粘片袋和貼片袋部分分別設有三條魔術貼,設計便于不同體型、不同手術體位時調節使用。根據手術體位和患者體型等因素手動調節器械袋的長度,可調節范圍為136cm、143cm、148cm,150cm、155cm、160cm。該設計同樣適用于特殊體位手術,如截石位手術,放置空間狹小,可視情況選擇其中任意一片器械袋,用直血管鉗將其固定于手術單上。
[0017]優選地,所述下垂布14和24長度分別為30cm,寬度分別為21cm。為了增加摩擦力,加強器械袋的穩定性,器械袋設計的兩邊除口袋以外的下垂部分長度為30cm、寬度為21cm,該設計可增加器械袋與手術單的接觸面積,增加下垂重量。
[0018]優選地,本實用新型所述腔鏡器械袋選用與敷料單顏色不同的藍色,易于術后清理辨認。并且選用易于清洗消毒滅菌的純棉材料制作。
[0019]優選地,所述連接塊19和連接塊29的兩邊均為弧形。為了在手術中不影響術者的操作,在兩片器械袋相連接的部分兩邊做了弧形設計,這樣的弧形設計占用面積小,為操作者留有更大的操作空間。
[002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腔鏡手術器械袋,不僅可以解決腔鏡手術中器械的合理放置及傳遞問題,減少器械的頻繁掉落及污染,而且節約了術中傳遞器械的時間,加快手術進程,便于各種帶有連接線器械的固定。器械袋設有的不同長度的袋口方便不同長度器械的存放,設有的可調節魔術貼可根據患者軀體大小不同以及各種手術體位不同進行隨意調節,設有的系帶可妥善固定各種連接線。該腔鏡器械袋固定套靠,使用安全,符合無菌要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實施例1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實施例2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實施例3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5]圖1、圖2和圖3中,I為粘片袋,2為貼片袋;11、12、13分別為粘片袋上長度從小到大三個口袋,14為下垂布,15為系帶,16、17、18為粘片,19為連接片;21、22、23分別為粘片袋上長度從小到大三個器械袋,24為下垂布,25為系帶,26、27、28為粘片,29為連接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其中,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表示的僅是示意圖,而非實物圖,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為了更好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7]實施例1
[0028]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有腔鏡手術器械袋,如圖1所示。
[0029]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腔鏡手術器械袋,包括兩片相同的器械袋,分別為粘片袋I和貼片袋2,以及連接所述粘片袋I和貼片袋2的粘片18和貼片28。根據手術情況將兩片器械袋相連接形成整體結構,同鋪置手術單手法一致,將其鋪于患者身上避開手術操作區的位置。
[0030]優選地,所述一種腔鏡手術器械袋均采用易清洗消毒的棉布制作。
[0031]優選地,所述粘片袋I包括粘片器械袋、下垂布14、連接塊19和兩根系帶15,所述貼片袋2包括貼片器械袋、下垂布24、連接塊29和兩根系帶25 ;所述系帶15設置于連接塊19,所述系帶25設置于連接塊29。
[0032]優選地,所述口袋包括位于粘片袋的器械袋11、12、13和位于貼片袋的器械袋21、22、23。
[0033]優選地,所述口袋11和21長度均為30cm,寬度均為7cm ;所述口袋12和22長度均為33cm,寬度均為7cm ;所述口袋13和23長度均為35cm,寬度均為7cm。根據腔鏡器械的長短不同,選擇合適的口袋,兩邊分別有三個長度30cm、33cm、35cm的口袋,最多可同時放置六把腔鏡器械,根據腔鏡手術的特點,術者常用器械一般為超聲刀、電凝鉤、吸引器、抓鉗、分離鉗等。放置器械時可根據術者的使用習慣將其分別放置在左右手兩邊的器械袋,取用方便。
[0034]更為優選地,所述下垂布14、24長度分別距最長器械袋13、23的距離為30cm (即下垂部分最短的長度為30cm),寬度為21cm。為了增加摩擦力,加強器械袋的穩定性,器械袋設計的兩邊除口袋以外的下垂部分長度為30cm、寬度為21cm,該設計可增加器械袋與手術單的接觸面積,增加下垂重量。
[0035]更為優選地,所述系帶15和系帶25均為雙帶設計,長度約為15cm,用于固定需要與手術臺下相連接的器械。粘片袋與貼片袋上分別設有四根長約15cm的系帶,方便吸引管、電凝線、鏡頭光源線、氣腹管、雙極線等需要與臺下連接的器械更好的固定,腔鏡手術需要與臺下連接的器械較多,兩端的系帶可減少固定鉗的使用,而且兩根系帶可同時固定多種連接線,便于管理和使用。
[0036]實施例2
[0037]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腔鏡手術器械袋,如圖1所示。
[0038]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腔鏡手術器械袋,包括兩片相同的器械袋,分別為粘片袋I和貼片袋2,以及連接所述粘片袋I和貼片袋2的粘片18和貼片28。設計便于不同體型、不同手術體位時調節使用。根據手術情況將兩片器械袋相連接形成整體結構,同鋪置手術中單手法一致,將其鋪于患者身上避開手術操作區的位置。
[0039]優選地,所述一種腔鏡手術器械袋均采用易清洗消毒的棉布制作。
[0040]優選地,所述粘片袋I包括器械袋、下垂布14、連接塊19和兩根系帶15,所述貼片袋2包括口袋、下垂布24、連接塊29和兩根系帶25 ;所述系帶15設置于連接塊19,所述系帶25設置于連接塊29。
[0041]優選地,所述口袋包括位于粘片袋的口袋11、12、13和位于貼片袋的口袋21、22、23ο
[0042]優選地,所述口袋11和21長度均為30cm,寬度均為7cm ;所述口袋12和22長度均為33cm,寬度均為7cm ;所述口袋13和23長度均為35cm,寬度均為7cm。根據腔鏡器械的長短不同,選擇合適的口袋,兩邊分別有三個長度30cm、33cm、35cm的口袋,最多可同時放置六把腔鏡器械,根據腔鏡手術的特點,術者常用器械一般為超聲刀、電凝鉤、吸引器、抓鉗、分離鉗等。放置器械時可根據術者的使用習慣將其分別放置在左右手兩邊的器械袋,取用方便。
[0043]優選地,所述粘片袋I和貼片袋2還包括粘片16、粘片17和貼片26、貼片27。
[0044]更為優選地,所述粘片16距粘片袋的口袋8cm,貼片26距貼片袋2的口袋8cm,粘片17距粘片16距離7cm,貼片27距貼片26距離7cm,粘片17距粘片18距離5cm,貼片27距貼片28距離5cm ;粘片袋I和貼片袋2通過粘片和貼片相連后的可調節范圍為136cm、143cm、148cm,150cm、155cm、160cm。根據手術體位和患者體型等因素手動調節器械袋的長度。該設計同樣適用于特殊體位手術,如截石位手術,放置空間狹小,可視情況選擇其中任意一片器械袋,用直血管鉗將其固定于手術單上。
[0045]更為優選地,所述下垂布14、24長度分別距最長口袋13、23為30cm,寬度為21cm。為了增加摩擦力,加強器械袋的穩定性,器械袋設計的兩邊除口袋以外的下垂部分長度為30cm、寬度為21cm,該設計可增加器械袋與手術單的接觸面積,增加下垂重量。
[0046]更為優選地,所述系帶15和系帶25均為雙帶,長度約為15cm,用于固定需要與手術臺下相連接的器械。粘片袋I與貼片袋2上分別設有四根長約15cm的系帶,方便吸引管、電凝線、鏡頭光源線、氣腹管、雙極線等需要與臺下連接的器械更好的固定,腔鏡手術需要與臺下連接的器械較多,兩端的系帶可減少固定鉗的使用,而且兩根系帶可同時固定多種連接線,便于管理和使用。
[0047]實施例3
[0048] 與實施例2不同之處在于,所述連接塊19和連接塊29的兩邊均為弧形。為了在手術中不影響術者的操作,在兩片器械袋相連接的部分兩邊做了弧形設計,這樣的弧形設計占用面積小,為操作者留有更大的操作空間。
【權利要求】
1.一種腔鏡手術器械袋,其特征在于,該器械袋為分片式結構,包括粘片袋(1)、貼片袋(2),以及連接所述粘片袋(I)和貼片袋(2)的粘片(18)和貼片(28);所述粘片袋(I)和/或貼片袋(2)分別設置有器械袋; 所述粘片袋(I)包括粘片器械袋、下垂布(14)和連接塊(19),所述粘片(18)設置于連接塊(19);所述貼片袋(2)包括貼片器械袋、下垂布(24)和連接塊(29),所述貼片(28)設置于連接塊(29); 所述粘片袋⑴還包括粘片(16)和粘片(17),所述粘片(16)、粘片(17)設置于連接塊(19);所述貼片袋(2)還包括貼片(26)和貼片(27);所述貼片(26)和貼片(27)設置于連接塊(2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腔鏡手術器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片袋(I)還設有系帶(15);所述貼片袋(2)還設有系帶(2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腔鏡手術器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帶(15)設置于連接塊(19);所述系帶(25)設置于連接塊(29) 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腔鏡手術器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片袋(I)的器械袋為口袋(11)、口袋(12)和口袋(13);所述貼片袋⑵的器械袋為口袋(21)、口袋(22)和口袋(23)。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4所述的腔鏡手術器械袋,其特征在于,粘片袋(I)和貼片袋(2)總長度分別為80cm。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腔鏡手術器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袋(11)和(21)長度均為30cm,寬度均為7cm;所述口袋(12)和(22)長度均為33cm,寬度均為7cm ;所述口袋(13)和(23)長度均為35cm,寬度均為7c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腔鏡手術器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片(16)距粘片袋(I)器械袋的距離為8cm,貼片(26)距貼片袋(2)器械袋的距離為8cm,粘片(17)距粘片(16)的距離為7cm,貼片(27)距貼片(26)的距離為7cm,粘片(17)距粘片(18)的距離為5cm,貼片(27)距貼片(28)的距離為5c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腔鏡手術器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垂布(14)和(24)長度分別為30cm,寬度分別為21cm。
【文檔編號】A61B19/02GK204147129SQ201420405366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2日
【發明者】張穗, 張晨, 周道裕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可調節式上肢墊具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調節式上肢墊具,包括墊套、托墊、氣囊、充氣管,所述托墊上表面設有一凹槽,凹槽內放置氣囊,所述托墊和氣囊由墊套包覆,所述充氣管一端從側面穿過墊套和托墊連接至氣囊,另一端置于墊套外側并
- 專利名稱:安全快速輸血袋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專用容器,尤其涉及一種輸血袋。背景技術:現有的輸血袋都只是單層儲血袋,當輸血高度和針頭的橫截面積一定時,輸血速度基本不變,而對于急救患者往往需要加快輸血速度,以求獲得寶貴的搶
- 專利名稱:一種微米糖參西天杞精蜂膠鉻滋陰降糖酸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醫藥保健食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微米糖參西天杞精蜂膠鉻滋陰降糖酸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分別具有滋陰降糖或增強免疫力等功能的酸奶逐漸增多。但仍缺乏采用經超細粉
- 專利名稱:口腔觀察鏡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一種口腔觀察鏡。背景技術:目前,臨床上在給病人進行口腔內檢查時,需要借助光線進行操作,這就需要病人頭部來回調整、晃動來配合檢查,這樣操作十分麻煩、費時費力,給
- 專利名稱:用于治療淺Ⅱ度燒傷的中藥藥膜劑及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中醫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淺II度燒傷的中藥藥膜劑。背景技術:燒傷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意外傷害,是門診工作中較為常見的皮膚熱損傷,包括熱燙傷和火焰燒傷,輕則局部熱盛
- 專利名稱:一種永磁石膏治療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保健按摩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石膏和永磁制作的永磁石膏治療器。背景技術:現有用石膏和永磁制作的醫療保健按摩器械,其石膏按摩頭一般由兩部分構成, 分別用模具加工成型后,再組裝
- 一種按摩輪椅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按摩輪椅,包括輪椅本體裝置、電機驅動裝置、控制裝置、輸液架裝置、護理按摩裝置。所述輪椅本體裝置包括座椅、踏板、陪護人站板、推動手柄。所述電機驅動裝置包括電池、電機、電機齒輪、傳動鏈條、驅
- 專利名稱:用同步集中交變磁場制成的腫瘤根除機的制作方法屬腫瘤根除機。現在所有的醫療機器都不能根除腫瘤造成腫瘤患者因無法根治而死亡。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設計一種用同步集中交變磁場制成的腫瘤根除機,可使腫瘤患者因此得到根治后而康復。為了便于理解本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制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制劑。背景技術: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
- 專利名稱:壓瘡紅外線氧療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品,具體為一種壓瘡紅外線氧療罩。 背景技術:臨床患者皮膚出現潰瘍壓瘡現象時,通常采用在壓瘡局部吹氧治療,吹氧治療時 必須有專業護理人員手持氧氣管對潰瘍部位進行吹氧治療,待吹氧
- 專利名稱:一種自異體表皮細胞混合懸液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皮膚創面修復作用的自異體表皮細胞混合懸液制備方法。屬生物醫學工程領域。背景技術:創面修復是燒傷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繼各種皮片、皮瓣和微粒皮用于移植手術后,近年來又興起
- 專利名稱:一種磨砂膏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護膚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磨砂膏。背景技術:使用磨砂膏是通過在皮膚上摩擦可使老化的鱗狀角質剝起,除去死皮。市面上大多數的磨砂膏對皮膚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不適合干性皮膚及敏感肌膚使用。
- 一種智能化紙尿褲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化紙尿褲,主體為紙尿褲,還包括可更換的檢測裝置及外部報警器,當紙尿褲在使用時,溫濕度傳感器實時對紙尿布內溫濕度進行監控并發出信號給信號收發裝置,信號收發裝置再將此信號通過無線的方式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紫斑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紫斑的中藥。背景技術:紫斑,也稱之肌衄,多數指血液溢出肌膚之間,皮膚表現青紫斑點或斑塊的病證。 西醫的血液病、維生素缺乏癥等所致皮下紫癜,均可參照本證辨證論
- 專利名稱:絕痔靈及其制造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痔瘡的藥膏及其制造方法。痔瘡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常言說得好“十人九痔”據資料統計,我國現有患者兩億人,此病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工作及生活。目前治療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外敷藥膏、藥物薰洗,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瀉火解毒的中藥貼敷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瀉火解毒的中藥貼敷制劑一灣火解毒丸。背景技術:外用貼劑,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斬露頭角,由于其獨特的優點,正成為第三代藥物制劑開發研究的重點之一,在國際上出名的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骨科疾病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骨科疾病的外用中藥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使用方法。背景技術:治療骨科疑難雜癥一直都是醫療界的難題,西醫的手術風險大,費用高,中藥口感差,程序繁瑣,見效慢。傳統膏藥
- 專利名稱:廁所除臭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到一種以無機鹽類為基料的常溫常壓下混合的除臭劑的配制方法,此種除臭劑特別適合在廁所內使用。公知的除臭劑是以有機物質為基料,幾個組分經化合后形成的一種新的物質;作用原理上多為掩蓋型的,施用后不
- 專利名稱:新的抗抑郁劑的制法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式(Ⅰ)的新化合物及其酸加成鹽和它們的制備方法, 式中R1為C1-C3亞烷基,n、p、q各獨立地為0、1或2,Y、X各獨立地代表低級烷基、低級烷氧基、羥基、CF3、鹵素、或當p或q為
- 一種設有防側漏抗菌面層的衛生巾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設有防側漏抗菌面層的衛生巾,包括面層、吸收芯體和底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層由雙層抗菌無紡布構成,在所述下層抗菌無紡布的表面均勻分布著圓柱形凸起,凸起的高度從四周到中心逐漸減小,所述上層抗
- 一種頸椎用手動升降式治療康復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頸椎用手動升降式治療康復儀,包括座椅,座椅兩側均固接有立柱,立柱底端與底板相固接,上端依次穿過坐板和扶手;坐板與底板側端邊緣固接有安裝板,安裝板外側鉸接有帶搖桿的卷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