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考布他汀a-4類似物及其制備方法和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金線蓮純香飲片的加工方法
- 丹酚酸a組合物用于制備抑制腦組織神經元損傷或死亡藥物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慢性濕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膚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復方含銀抗菌敷料制備方法
- 一種紫外線消毒眼鏡盒的制作方法
- 一種返白散的制備方法
- 一種家用型牙刷干燥滅菌的制造方法
- 一種治療喘癥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防爆奶瓶結構的制作方法
- 甲磷丙泊酚二鈉水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種遠紅外強磁場穴位保健胸罩的制作方法
- 體檢急救一體化車的制作方法
- 1,5-[(取代)-甲橋]-四氫-1H-吡咯[1,2-c]-咪唑-3(2H)-酮衍生物及制備方法
- 一種新型避光輸液袋外袋的制作方法
- 一種改善胃腸道功能紊亂的藥物或保健食品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 沙棘籽油在制備預防和或治療抑郁癥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環柄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治療癲狂癥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產后身痛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制造方法
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包括與第一輸液瓶連接的第一瓶塞穿刺頭,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與第一輸液軟管連通,所述第一輸液軟管與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一入口連通,所述輸液器還包括至少兩個與附加輸液瓶連接的附加瓶塞穿刺頭,所述附加瓶塞穿刺頭與附加輸液軟管上部連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二入口連通,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伸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部,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外徑比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內徑大,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伸入所述第一滴斗的內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與附加浮球的內腔連通。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成本低,且可利用不同接口來連接多個輸液瓶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
【專利說明】
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輸液器械類,特別涉及一種換瓶輸液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今傳統使用的醫療輸液器輸液方法是把需輸入的液體裝在一個輸液瓶或輸液袋中,并將其懸掛在高處,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液體通過輸液皮管流入靜脈內,流速的大小由安置在皮管上的調速夾進行手工調節。對于現今實用新型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其通過連接多瓶、多管進行換瓶輸液,而其他環節則與傳統輸液方式類似。通過以上多種方法輸液,存在以下問題:1)對于傳統方式,需要輸一瓶以上的被輸液者需換瓶,而當醫療人員處于繁忙狀態之時便無法顧及病人,因此病人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保障;2)傳統換瓶輸液需要經過手工拆卸等繁瑣環節,時間上造成浪費;3)對于現今換瓶輸液器裝置,其多數為定瓶定量,或為裝置復雜、不易控制,無法得到廣泛應用。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輸液器的裝置復雜、安全性能低、成本高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成本低,且可利用不同接口來連接多個輸液瓶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包括與第一輸液瓶連接的第一瓶塞穿刺頭,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與第一輸液軟管連通,所述第一輸液軟管與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一入口連通,所述輸液器裝置還包括至少兩個與附加輸液瓶連接的附加瓶塞穿刺頭,所述附加瓶塞穿刺頭與附加輸液軟管上部連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二入口連通,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伸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部,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外徑比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內徑大,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伸入所述第一滴斗的內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與附加浮球的內腔連通,所述附加浮力軟管上部與所述附加輸液軟管下部的摩擦阻力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小,所述摩擦阻力與附加浮球的浮力之和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大;
[0006]至少兩個附加浮球呈上下間隔分布在所述第一滴斗內,上下相鄰兩個附加浮球之間的間距比位于上方的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與第一滴斗的內腔底部之間的距離大于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
[0007]進一步,所述第一輸液軟管上安裝第一流速調節器。
[0008]更進一步,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0009]或者是: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一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0010]附加浮力軟管包括第一浮力軟管和第二浮力軟管,所述第一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一浮球比所述第二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二浮球高,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制作為真空,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直徑設為Rl ;所述輸液軟管的直徑設為R2 ;所述第一滴斗的直徑設為R3,其中,R2〈R1〈R3。控制R2與Rl差值足夠小,在使用之前使得軟管能夠附在其連接的輸液軟管上而不會向下脫落。
[0011]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是:采用了第一滴斗以及浮力軟管的連接作用,使得A, B, C三瓶藥液能夠以此流出,實現換瓶作用。首先由第一瓶塞穿刺頭與外接輸液瓶A相連,當第一滴斗中的液面達到一定高度時便通過第二瓶塞穿刺頭、第三瓶塞穿刺頭連接B,C兩瓶藥液。通氣管分別與外接輸液瓶A,B,C相連,并利用藥液對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浮力作用實現依次換瓶,最后為人體輸入藥液。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第一滴斗有三個連接口,并通過制作可以變換為兩個、四個、多個,通過連接以符合病人所需;藥液對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浮力作用有效的控制了藥液的先后流出,使得實現了自動換瓶的作用;進一步,此裝置成本低、結構簡單、成效顯著,能夠有效彌補現有輸液器的不足之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的結構圖。
[0014]圖2是第一滴斗的結構圖。
[0015]圖3是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結構圖。
[0016]圖4是在第一滴斗中的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功能實現圖,其中分為(a)(b) (c) (d)。
[0017]圖5是通氣管與瓶塞穿刺頭的其余組合方法,其中分為(a) (b)
[0018]圖6是另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的結構圖,其中,12為第一流速調節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0020]參照圖1?圖6, —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包括與第一輸液瓶連接的第一瓶塞穿刺頭,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與第一輸液軟管連通,所述第一輸液軟管與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一入口連通,所述輸液器裝置還包括至少兩個與附加輸液瓶連接的附加瓶塞穿刺頭,所述附加瓶塞穿刺頭與附加輸液軟管上部連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二入口連通,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伸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部,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外徑比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內徑大,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伸入所述第一滴斗的內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與附加浮球的內腔連通,所述附加浮力軟管上部與所述附加輸液軟管下部的摩擦阻力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小,所述摩擦阻力與附加浮球的浮力之和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大;
[0021]至少兩個附加浮球呈上下間隔分布在所述第一滴斗內,上下相鄰兩個附加浮球之間的間距比位于上方的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與第一滴斗的內腔底部之間的距離大于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
[0022]進一步,所述第一輸液軟管上安裝第一流速調節器。
[0023]更進一步,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0024]或者是: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一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0025]附加浮力軟管包括第一浮力軟管和第二浮力軟管,所述第一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一浮球比所述第二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二浮球高,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制作為真空,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直徑設為Rl ;所述輸液軟管的直徑設為R2 ;所述第一滴斗的直徑設為R3,其中,R2〈R1〈R3。控制R2與Rl差值足夠小,在使用之前使得軟管能夠附在其連接的輸液軟管上而不會向下脫落。
[0026]本實施例以三瓶輸液瓶為例,即A輸液瓶,B輸液瓶,C輸液瓶;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包括通氣管1,第一瓶塞穿刺頭2,第二瓶塞穿刺頭3,第三瓶塞穿刺頭4 ;第一滴斗5,第一輸液軟管6,第二輸液軟管7,第三輸液軟管8,第四輸液軟管9 ;第一浮力軟管10,第二浮力軟管11。
[0027]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第二瓶塞穿刺頭、第三瓶塞穿刺頭、第一滴斗、第一輸液軟管、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第四輸液軟管的材料與傳統輸液器的材料相同。
[0028]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材料與傳統輸液軟管的材料相同,但其為真空且直徑略小于傳統輸液軟管。
[0029]參照圖2,所述第一滴斗的頂部設有三個連接口 a、b、c,底部有d出口,藥液經d流出。其中,a、b、c分別連接第一輸液軟管、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d連接第四輸液軟管。其內部還含有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
[0030]參照圖3,所述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各直徑大小適宜。所述浮力軟管,其直徑設為Rl ;所述輸液軟管,設其直徑設為R2 ;所述第一滴斗,其直徑設為R3。其中,R2〈R1〈R3,控制R2與Rl差值足夠小。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制作為真空。
[0031]參照圖4,所述第一浮力軟管,設其直徑設為R1,長度為Hl ;所述第二浮力軟管,設其直徑設為R1,高度為H2 ;所述輸液軟管,其直徑設為R3 ;所述第一滴斗,其直徑設為R4,高度為H3。(a)圖中為A瓶藥液最開始流出,第二輸液軟管與第三輸液軟管未連接B,C兩瓶藥液時,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附在第二輸液軟管與第三輸液軟管上;而當第一滴斗中的藥液達到一定高度時,設此高度為H4,如圖4(b),此時已連接B,C兩瓶藥液,但由于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堵住B,C兩瓶藥液流出的出口,所以B,C兩瓶藥液不能流出。
[0032]其中,H4+HDH3, H4+H2>H3,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出口被堵住,B,C兩瓶藥液無法流出。
[0033]而當A瓶藥液快用完時,第一浮力軟管脫落,B瓶藥液便開始流出,原理如圖4 (C)。
[0034]其中,H4+H1〈H3,H4+H2>H3,第二輸液軟管流通,但第三輸液軟管出口被堵住,所以B瓶藥液流出,C瓶藥液仍然被堵住。
[0035]同理,當B瓶藥液快用完之時,第二浮力軟管脫落,C瓶藥液便開始流出,原理如圖4(d)。
[0036]其中,H4+H1〈H3,H4+H2〈H3,第三輸液軟管流通,C瓶藥液開始流出。
[0037]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脫落之后便無法直立,所以在后續藥液滴入第一滴斗后,由于藥液面上升不會堵住出口。
[0038]參照圖5,除了上述將通氣管與瓶塞穿刺頭相分離的方案,也即是通氣管與瓶塞穿刺頭不屬于同一根管道,圖5提供了另一種組合方法,其將通過通氣管與瓶塞穿刺頭的組合從而進一步降低成本。(a)圖為整體組合結構圖,(b)圖為通氣孔的結構圖,外界空氣通過通氣孔進入到輸液瓶內從而使液體流出。
[0039]進一步,第一滴斗的設計。滴斗由三個接口來連接、控制藥液的進入,再由一個出口連接下一個結構,其中,三個接口分別連接輸液軟管,從而使得A,B, C三瓶藥液能夠通過接口到達第一滴斗。
[0040]再進一步,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的設計。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設計為真空,且頂部為軟管,底部為球體。所述浮力軟管,其直徑設為R1,所述輸液軟管,設其直徑設為R2 ;所述滴斗,其直徑設為R3。
[0041]其中,R2〈R1〈R3,控制R2與Rl差值足夠小,在使用時使得軟管能夠附在其連接的輸液軟管上而不會與容器一起向下脫落,而當藥液流至浮力軟管之后,使得由于藥液流至輸液軟管而不能留出時,便產生水柱,由水柱的壓力作用將浮力軟管脫離吸附作用而在輸液軟管里自由移動。當滿足一定條件時,浮力軟管便向下脫落。
[0042]更進一步,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與第一滴斗的控制作用。所述第一浮力軟管,設其長度為Hl ;所述第二浮力軟管,設其高度為H2,所述第一滴斗,設其高度為H3。最開始,A瓶藥液流出,而B,C兩瓶藥液在開始時被浮力軟管堵住。
[0043]其中,H4+HDH3,H4+H2>H3,由于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為真空,所以藥液能夠使其浮在液面上,而浮力軟管的一部分仍在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出口里,所以出口被堵住,從而使B, C兩瓶藥液無法流出。
[0044]而當A瓶藥液快用完時,第一浮力軟管脫落,B瓶藥液便開始流出。
[0045]其中,H4+H1〈H3,H4+H2>H3,同理,由于藥液對第二浮力軟管的浮力作用使得第二浮力軟管有一部分仍在第三輸液軟管的出口處,但第二輸液軟管流通,所以B瓶藥液流出,C瓶藥液仍然被堵住。
[0046]同理,當B瓶藥液快用完之時,第二浮力軟管脫落,C瓶藥液便開始流出。
[0047]其中,H4+H1〈H3,H4+H2〈H3,第三輸液軟管流通,C瓶藥液開始流出。
[0048]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脫落之后便無法直立,所以在后續藥液滴入第一滴斗后,由于藥液面上升不會堵住出口。
[0049]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與第一輸液軟管和A輸液瓶相連,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與第二輸液軟管和B輸液瓶相連,所述第三瓶塞穿刺頭與第三輸液軟管和C輸液瓶相連,所述第一滴斗與第一輸液軟管、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第四輸液軟管相連,所述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輸液軟管相連,所述第二浮力軟管與第三輸液軟管相連。
[0050]首先,醫護人員將I與所準備的藥瓶A連接,待5中的藥液面恒定時,通過2、3、4連接藥瓶B,C,A、B、C藥瓶分別連接6、7、8,其中,6、7、8連接包含10、11的5,再經過5的出口連接9,藥液再經9輸出。
[0051]其中,A中藥液流入第一滴斗時并達到一定藥液面高度時,再連接B,C兩瓶藥液,但B,C兩瓶中藥液被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堵住而不能流出。所以,A中藥液逐漸流出至第一滴斗、第四輸液軟管,再經第四輸液軟管與其他環節到達人體靜脈。所述第一浮力軟管,其長度為Hl ;所述第二浮力軟管,其高度為H2,所述第一滴斗,其高度為H3。
[0052]其中,H4+H1>H3, H4+H2>H3, H2>H1,由于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為真空,所以藥液能夠使其浮在液面上,而浮力軟管的一部分仍在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出口里,所以出口被堵住,從而使B,C兩瓶藥液無法流出。
[0053]而當A瓶藥液快用完時,第一浮力軟管脫落,B瓶藥液便開始流出。
[0054]其中,H4+H1〈H3,H4+H2>H3,同理,由于藥液對第二浮力軟管的浮力作用使得第二浮力軟管有一部分仍在第三輸液軟管的出口處,但第二輸液軟管流通,所以B瓶藥液流出,C瓶藥液仍然被堵住。
[0055]同理,當B瓶藥液快用完之時,第二浮力軟管脫落,C瓶藥液便開始流出。
[0056]其中,H4+H1〈H3,H4+H2〈H3,第三輸液軟管流通,C瓶藥液開始流出。
[0057]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脫落之后便無法直立,所以在后續藥液滴入第一滴斗后,由于藥液面上升不會堵住出口。
[0058]為滿足病人所需,可充分利用第一滴斗所設立的接口,在制作之時可通過設立多個接口,從而可通過這些接口以連接多瓶溶液,再實現自動換瓶。
[0059]藥液最后都將經過第四輸液軟管,在流經傳統的輸液環節,如流速調節器、藥液過濾器、靜脈針,最后進入人體靜脈,實現對病人的治療。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包括與第一輸液瓶連接的第一瓶塞穿刺頭,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與第一輸液軟管連通,所述第一輸液軟管與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一入口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液器裝置還包括至少兩個與附加輸液瓶連接的附加瓶塞穿刺頭,所述附加瓶塞穿刺頭與附加輸液軟管上部連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二入口連通,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伸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部,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外徑比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內徑大,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伸入所述第一滴斗的內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與附加浮球的內腔連通,所述附加浮力軟管上部與所述附加輸液軟管下部的摩擦阻力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小,所述摩擦阻力與附加浮球的浮力之和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大; 至少兩個附加浮球呈上下間隔分布在所述第一滴斗內,上下相鄰兩個附加浮球之間的間距比位于上方的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與第一滴斗的內腔底部之間的距離大于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輸液軟管上安裝第一流速調節器。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一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其特征在于:附加浮力軟管包括第一浮力軟管和第二浮力軟管,所述第一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一浮球比所述第二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二浮球高,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制作為真空,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直徑設為Rl ;所述輸液軟管的直徑設為R2 ;所述第一滴斗的直徑設為R3,其中,R2<R1<R3<,
【文檔編號】A61M5/14GK204121505SQ201420301787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6日
【發明者】洪榛, 馮藝瀟, 谷天行 申請人:谷天行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外科手術器械的彎轉裝置及外科手術器械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公開一種外科手術器械的彎轉裝置及外科手術器械,彎轉裝置的驅動組件包括:可繞其軸心線旋轉地安裝于固定手柄的驅動螺桿,驅動螺桿的軸心線與細長體軸心線平
- 專利名稱:一種改善睡眠的膠囊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保健藥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保健品膠囊,特別是一種眠舒源膠囊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開發眠舒源膠囊產品預期達到改善睡眠的保健功能。本產品以酸棗仁、麥冬、五味子、刺五加為主要原料,根據
- 專利名稱:多功能兒科搶救推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兒科搶救推車。 背景技術:目前,在搶救兒科病人時,器械、藥品等全部放置在固定的桌子上,很難實現有秩序,離病床較遠,不僅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勞動
- 肝膽引流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肝膽引流裝置,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引流部、管體和儲液部,其特征是在引流部前端設有錐形頭,錐形頭后側設有固定彈性囊,固定彈性囊上面設有引流孔,固定彈性囊里側設有固定彈性支架,固
- 專利名稱:抗骨質疏松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抗骨質疏松癥的組合物,尤其是一種基于傳統藏藥基礎上的抗骨質疏松癥的保健品組合物。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平均壽命的延長和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據統計,我國是世界上老年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胃病和胃潰瘍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胃病和胃潰瘍以及包括治療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萎縮性、淺表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痙攣,胃出血等胃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 現有治療胃病的中西藥種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上頜竇、篩竇、額竇和蝶竇的粘膜發炎統稱為鼻竇炎(Nasosinusitis)。鼻竇炎是鼻竇粘膜的非特異性炎癥,為一種鼻
- 專利名稱:聲光警示安全拐杖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人類生活需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拐杖。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聲光警示安全拐杖,在握柄與杖身連接處設置套管、壓簧,在杖身上設置有紅外線發射管和紅外線接收裝置。閃光二極管與蜂鳴
- 專利名稱:一種環己醇衍生物及其藥物用途的制作方法一種環己醇衍生物及其藥物用途發明領域本發明涉及藥物化學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cis-1, 3) _3_(3_氯-5-氟-苯胺)-甲基-3,5, 5-三甲基環己醇的有機酸鹽及其制藥應用。背
- 專利名稱:一種防治雛鴨病毒性肝炎病的藥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醫藥與醫學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涉及防治雛鴨病毒性肝炎病的藥物。背景技術::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動物源性食品的需求呈多元化趨勢,日常膳食結構
- 專利名稱:吸收uv輻射的2-苯基-1,2,3-苯并三唑的制備方法吸收UV輻射的2-苯基-1,2,3-苯并三唑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制備新穎的苯并三唑的方法以及通過新穎的方法得到的新穎的苯并三唑。這種新穎的經濟的方法以高純度和高產率提供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尖銳濕疣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尖銳濕疣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尖銳濕疣是當前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之一,中醫稱之為“臊瘊”、“尿瘊”。中醫認為尖銳濕疣是由于肝腎虧損,交合不潔,外感濕熱淫毒,濕毒下
- 專利名稱:電子熏香爐的發熱模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熏香用具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電子熏香爐的發熱模塊。 背景技術:目前有一種電子熏香爐,它的發熱模塊一般包括導熱盤、發熱片、隔熱層和固定盤,所述導熱盤、發熱片、隔熱層和固定盤自上
- 專利名稱:一種具有粘接性能的人工骨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人工骨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高能量損傷導致的粉碎骨折越來越多見,這在一定程度上給臨床醫生的治療帶了困難。特別是近關節的粉碎骨折,較小的碎骨片很難固定,如果去除
- 專利名稱:新型囊泡式接頭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臨床上進行腰椎穿刺時配合使用的新型囊泡式接頭。背景技術:臨床上在對患者進行局部或全身麻醉或進行腦脊液檢查時,都要進行硬膜外穿刺,而臨床具體操作時,往往都
- 專利名稱:治療乳房腫塊的乳核內消片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乳房腫塊的乳核內消片,屬于中藥制劑領域。背景技術: 乳腺增生、月經不調、經前、行經期腹痛是女性常見多發病,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該類藥
- 專利名稱:益壽型阿膠固元膏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方劑,尤其涉及一種增強免疫能力,增強機體能力的益壽型阿膠固元膏。背景技術:現有技術中有很多種固元膏,眾所周知,固元膏的主要原料為阿膠,然后根據加的輔料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功效,但
- 專利名稱:7-二氟甲氧基-5,4'-二正辛烷氧基異黃酮的合成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藥物合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7-二氟甲氧基-5,4' -二正辛烷氧基異黃酮的化學合成。背景技術:雖然惡性腫瘤的細胞病理學還不完全清楚,但是,一般認為
- 專利名稱:一種超細復合纖維膜、其制備方法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可生物降解及可生物吸收的術后防粘連的超細復合纖維膜、其制備方法及其用途,尤其涉及一種聚乙丙交酯(PLGA)和聚丙交酯-b-聚乙二醇(PELA)制備的超細復合纖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扁桃體炎的中藥口服液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草藥制劑,尤其涉及一種扁桃體炎治療制劑,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扁桃體炎的中藥口服液。背景技術:扁桃體炎是扁桃體的炎癥,臨床上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主要癥狀是咽痛、發熱及咽部
- 專利名稱:一種利用玉溪天仙藤治療腎病綜合癥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中藥配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玉溪天仙藤治療腎病綜合癥的中藥。背景技術:腎病綜合征是常見的一種腎臟疾病。腎病綜合征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以浮腫、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