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智能宮內節育器選擇系統的制作方法
- 一種電子血壓計的標定法及標定器的制作方法
- 大黃百草合劑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便秘的藥物-解密膠囊及其制備的制作方法
- 一種耳、鼻、穴位治療頭的制作方法
- 精神病患者專用足療盆的制作方法
- 一種肌底液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具有保健作用的牛蒡酒及其制備方法
- 足浴靈的制作方法
- Cns活性的稠合的雙環雜環取代的氮雜雙環烷烴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 基于gpu加速的螺旋ct圖像重構中孔徑加權的計算方法
- 手術室的氣體吊塔的制作方法
- 一種營養保健口服液的制備方法
- 黃芪皂苷Ⅱ在制備抗肝癌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中部背墊可翻轉醫療床的制作方法
- 通過液態形式的消毒劑對包裝材料消毒的方法
- 隱形眼鏡的消毒和清潔的制作方法
- 沙棘籽油在制備預防和或治療抑郁癥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參附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
- 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一種治療丹毒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丹毒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藥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丹毒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丹毒俗稱“流火”,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癥,好發于下肢和面部。其臨床表現為起病急,局部出現界限清楚之片狀紅疹,顏色鮮紅,并稍隆起,壓之褪色,皮膚表面緊張熾熱,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燒灼樣痛,伴高熱畏寒及頭痛等。丹毒雖然只是皮膚病,卻嚴重影響個人形象,給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諸多不便。現代醫學確定丹毒,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真皮炎癥。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多由皮膚或粘膜破傷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目前,藥物治療以抗菌素為主,首選青霉素, 其次為慶大霉素、紅霉素、四環素或磺胺類藥物。局部治療可外涂魚石脂軟膏、百多邦軟膏或用雷夫奴爾溶液濕敷。但是,采用西藥對丹毒的治療存在著易復發的不足。中醫學認為,丹毒的病因以火毒為主,可由風濕熱諸邪化火而致。多因血分有熱, 火毒侵犯肌膚;或肝脾濕熱下注,化火生毒,客于肌膚所致。若兼濕邪,郁蒸血分,經常復發, 纏綿不愈。根據中醫理論,針對丹毒的發病機理,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西藥對治療丹毒復發比例大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配制簡便、成本低、療效顯著、無副作用的治療丹毒的中藥組合物。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丹毒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蒼術5 30份、黃柏5 30份、川牛膝10 40份、薏仁10 60份、丹參10 40份、赤小豆10 40份、黃芪10 70份、蒲公英5 30份、金銀花10 40份、防己5 30份、澤瀉5 30份。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丹毒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蒼術15份、黃柏12份、川牛膝30份、薏仁50份、丹參30份、赤小豆30份、黃芪60份、蒲公英20份、金銀花30份、防己15份、澤瀉20份。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是在傳統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指導下,以清熱瀉火、燥濕健脾、 祛風活血為治則,精選藥物組方,標本兼治。本發明中藥組合物中蒼術燥濕健脾、祛風散寒;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除骨蒸清虛熱;川牛膝祛風利濕、通經活血;薏仁健脾去濕、 舒筋除痹、利水清熱;丹參活血祛瘀、涼血消癰、清心安神;赤小豆利水除濕、解毒和血;黃芪補肺健脾、驅風運毒、益氣固表;蒲公英、金銀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防己逐膀胱肝腎濕熱、祛風利水、消腫止痛;澤瀉利水滲濕;泄熱通淋。本發明精選藥物組方,其藥物組分經辯證配伍,在作用上相輔相成,具有協同作用,其藥效優于單味藥物的效果,能夠以達到標本兼的目的。本發明組合物的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藥原料,其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本發明遵循中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采用水煎服用。經臨床應用驗證, 其療效顯著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毒副作用,有效率達96%,治愈率64%。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一種治療丹毒的中藥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蒼術15g、黃柏12g、 川牛膝30g、薏仁50g、丹參30g、赤小豆30g、黃芪60g、蒲公英20g、金銀花30g、防己15g、澤瀉 20g。實施例2
一種治療丹毒的中藥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蒼術20g、黃柏10g、 川牛膝20g、薏仁60g、丹參15g、赤小豆20g、黃芪50g、蒲公英15g、金銀花15g、防己10g、澤瀉 10g。實施例3
一種治療丹毒的中藥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蒼術log、黃柏30g、 川牛膝10g、薏仁40g、丹參10g、赤小豆40g、黃芪10g、蒲公英30g、金銀花20g、防己5g、澤瀉 15g。實施例4
一種治療丹毒的中藥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蒼術5g、黃柏20g、 川牛膝40g、薏仁10g、丹參20g、赤小豆10g、黃芪40g、蒲公英5g、金銀花40g、防己20g、澤瀉5g。實施例5
一種治療丹毒的中藥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蒼術30g、黃柏5g、 川牛膝25g、薏仁30g、丹參40g、赤小豆25g、黃芪70g、蒲公英25g、金銀花10g、防己30g、澤瀉 30g。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中藥組合物按常規的水煎法制取藥劑。具體方法如下將組方的中藥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15 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約8厘米,進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鐘;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鐘。兩次煎煮取汁,合并。一種治療丹毒的中藥組合物,臨床療效總結
一、一般性資料本中藥組合物應用于臨床觀察病例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 20 70歲。二、用法用量臨床應用時,組合物中的組分根據患者的體重和年齡酌情增減。一日一劑,水煎兩遍取汁約300ml,分早、晚兩次服用。服藥期間忌食辛辣、葷腥、油膩之品。三、療效標準
(1)痊愈癥狀和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2)顯效癥狀和體征大部分好轉;
(3)有效癥狀和體征一部分好轉;
(4)無效;癥狀和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癥狀如前。四、治療效果該臨床觀察病例中,服藥10 - 90天,痊愈32例,隨訪未見復發;顯效10例,有效6例,無效2例。治療期間未發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1
楊某,男,70歲。患者因走路時不慎絆倒,小腿部磕碰,兩天后小腿碰傷部位開始紅腫不消、疼痛。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制備的湯藥5天,效果顯著,紅腫疼痛明顯減輕大半; 繼續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制備的湯藥10天以鞏固治療,痊愈。 病例2
趙某,男,33歲。就診時,心熱煩燥,腳面紅腫熱痛,不能自行行走,根據癥狀,確診為腳面丹毒,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制備的湯藥10天,紅腫基本消失;繼續服用10天進行鞏固治療,此后沒有復發過。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丹毒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蒼術5 30份、黃柏5 30份、川牛膝10 40份、薏仁10 60份、丹參10 40份、赤小豆10 40份、黃芪10 70份、蒲公英5 30份、金銀花10 40份、防己5 30份、澤瀉5 3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丹毒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蒼術15份、黃柏12份、川牛膝30份、薏仁50份、丹參30份、赤小豆30 份、黃芪60份、蒲公英20份、金銀花30份、防己15份、澤瀉20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丹毒的中藥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蒼術5~30份、黃柏5~30份、川牛膝10~40份、薏仁10~60份、丹參10~40份、赤小豆10~40份、黃芪10~70份、蒲公英5~30份、金銀花10~40份、防己5~30份、澤瀉5~30份。本發明組合物具有清熱瀉火、燥濕健脾、祛風活血的功效,治療丹毒療效可靠,其具有配制簡便、藥源廣、藥性平和、無毒副作用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K36/8994GK102327524SQ20111029709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30日
發明者柳暉 申請人:榮成市崖頭美全口腔診所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專利名稱:一種美白肌膚的中藥配方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美白肌膚的中藥配方,屬中藥領域。。背景技術:美白是很多愛美女士的需求,現在市場上很多美白產品為了達到效果會添加一些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成分,可能會讓你看到即時的效果,但是長久地使
- 專利名稱:一種熏洗和外敷結合的用于治療痔瘡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藥物,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熏洗和外敷結合的治療痔瘡的外用藥物。背景技術:常言道“十男九痔,十女十痔” ,說法不免有些夸張,但卻道出了痔瘡患者之多,發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牛百葉干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純中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治療牛百葉干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牛百葉干病現代獸醫叫“重瓣胃阻塞”,即牛的第三胃。牛百葉干多發于春初冬末季節。中獸醫理論認為,
- 專利名稱:凹凸棒艾葉活血化瘀保健膏的生產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保健領域,具體涉及ー種凹凸棒艾葉活血化瘀保健膏的生產方法。背景技術:腰腿疼痛的病人常常喜歡嘗試用貼敷膏藥來治療或緩解腰腿疼痛、腰膝酸軟、關節炎等病癥。市場上供應的膏藥大多使用中
- 專利名稱:包含兩種特定聚季銨的角蛋白纖維氧化染色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角蛋白纖維,特別是如人的頭發的角蛋白纖維的氧化染色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在適合的染色介質中的至少一種氧化染料、和一種含有至少一種二烷基二烯丙基銨的環均聚合
- 一種骨科手術用易調型牽開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骨科手術用易調型牽開器。該骨科手術用易調型牽開器,包括兩個牽開臂,牽開臂前端分別對稱設有牽開齒,其特征是:兩個牽開臂末端通過第一轉軸鉸接在一
- 專利名稱:熟石膏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混合21-去羥強的松龍丙酸酯的熟石膏劑。已知作為外用制劑,由水溶性高分子、水、吸水劑和交聯劑這些必須的粘著性基質和主藥成分21-去羥強的松龍丙酸酯混合制成,是剝離時患部損傷或角質剝離等少的水相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家禽溫熱性疾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中獸藥制劑領域,涉及一種治療家禽溫熱性疾病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溫熱性疾病包括家禽新城疫、流行性感冒等發熱性疾病,對養雞業危害極大。本病不受季節影響,各種年齡的雞均
- 專利名稱:便捷口腔觀察鏡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一種便捷口腔觀察鏡。背景技術:目前,臨床上在給病人進行口腔內檢查時,需要借助光線進行操作,這就需要病人頭部來回調整、晃動來配合檢查,這樣操作十分麻煩、費時
- 專利名稱:一種紹興特型黃酒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一種紹興特型黃酒及其制備工藝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紹興黃酒及其制備工藝,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降血脂、護肝、抗炎鎮痛功效的紹興特型黃酒及其制備工藝。背景技術:紹興黃酒具有誘人的馥郁芳香,這種芳香不
- 醫療輻照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醫療輻照裝置,其包括機體、輻照組件以及連接組件,機體的三個側邊設有凹部,機體的上端設有推拉手柄;輻照組件與凹部相匹配;連接組件將輻照組件與機體旋轉連接;連接組件包括較接座、彎折連桿以及連接轉
- 一種多功能兒科穿刺針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兒科穿刺針,包括針頭和針體,針體套在針頭外側,所述針頭外側設置有刻度,針體末端設有針體座,針體座兩端分別開設有手指孔,針頭末端連接有針柄,針柄的上部設有能夠連接注射器或輸液器
- 專利名稱:會陰側切剪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會陰側切剪。 背景技術:在醫院臨床中,婦產科醫務人員在接生時為了保護嬰兒的安全使產程縮短,或者為了保護產婦會陰不至于大面積撕裂,常常采取會陰側切術。施行會
- 專利名稱:L-α-甘油磷酰膽堿注射液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射液組合物領域,尤其涉及一種L-α -甘油磷酰膽堿注射液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甘油磷酰膽堿可稱得上是膽堿中的“運輸者”以及磷酸鹽膽堿中的“急先鋒”。它具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胃痛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胃痛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背景技術:胃痛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多見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官能癥,也見于胃粘膜脫垂、胃下垂、胰腺炎、膽囊炎及膽石癥等
- 專利名稱:一種新鮮梔子的加工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中藥材飲片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種高效節能獲得中藥材桅子飲片的加工方法。背景技術:桅子,首載于<神農本草經>名要丹。列為中品<名醫別錄&g
- 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全自動智能化輸液監護儀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醫用輸液控制裝置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多功能全自動智能化輸液監護 儀。背景技術:目前,臨床上對重癥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輸液泵進行臨床輸液監控,由于設備 結構復雜,調節速度慢
- 專利名稱:折柄式針灸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醫針灸器械,具體涉及一種折柄式針灸針。 背景技術:針灸是一種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它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以經絡腧穴為基礎, 通過針刺或艾灸方法對人體經絡、腧穴的刺激,發揮疏通經絡
- 一種屏蔽醫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復合鉛罐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屏蔽醫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復合鉛罐,包括罐體及罐蓋,所述罐體及罐蓋為內外表面均包裹有工程塑料層的鉛罐,其罐體為厚壁開口可容納一只針管的桶狀體,工程塑料層在臺階處設有外螺
- 專利名稱:一種生脈大容量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藥品領域,涉及一種以中藥紅參、麥冬、五味子為原料的生脈大容量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生脈散方(人參、麥冬、五味子)來源于《內外傷辨惑論·卷之中暑傷胃氣論》,中醫傳統用生脈散
- 專利名稱:氯硝柳胺或其鹽在制備預防和治療肺纖維化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化學制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氯硝柳胺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在制備預防和治療肺纖維化藥物中的應用。背景技術:肺纖維化(Pulmonary fibro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