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分類
最新文章
- 噻二唑類Mannich堿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 用于建立心臟異常通道的留置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濕性抗菌水凝膠敷料的制作方法
- 靛玉紅在降低機體血中砷含量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種用于虛擬導航評價腫瘤消融安全邊界的模型的制作方法
- 血調(diào)節(jié)肽的制作方法
- 一種生發(fā)劑及配制方法
- 靜脈強化造影用頭皮針的制作方法
- 一種保護支架的制作方法
- 一種減肥保健品的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 輸液報警器的制造方法
- 安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 治療頭痛的中藥組合物的質(zhì)量檢測方法
- 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醫(yī)學美容手術切削皮膚用的新型砂輪的制作方法
- 一種煤礦井下作業(yè)人員職業(yè)病養(yǎng)護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解決鼻塞的噴劑的制作方法
- 一種康復理療椅的制作方法
- S-(羧甲基)-半胱氨酸藥物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 脲的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一種中藥注射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中藥注射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一種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本方所對癥---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血栓閉塞性腦血管病是威脅世界健康人群的一大頑疾,而且近年有逐步上升的趨勢。心腦血管病死亡率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居民的生活質(zhì)量、衛(wèi)生保健事業(yè)的重要指標,隨著小康生活的來臨,膳食譜的改變,居民長壽、健康生存欲望不斷提高。為了預防、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開發(fā)心腦血管疾病類藥物已成一大趨勢。因此,尋找一種成本低,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的純天然中藥制劑十分迫切。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注射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利用人參大補元氣,麥冬養(yǎng)陰生津的功效,和燈盞花素組合出一種能有效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制劑。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針對不同藥材,采用分開提取的方式,既可有效提取出活性成分,同時可以在保證活性成分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去除雜質(zhì),使樣品得到精制,制成注射劑,使藥物發(fā)揮更快發(fā)揮療效,可用于心腦血管疾病急性發(fā)作期的治療。
本發(fā)明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按照重量組分計算,它由麥冬10~1000份、人參10~1000份與燈盞花素0.001~150份經(jīng)提取精制加適當輔料制作而成,或是由相應重量份藥材經(jīng)提取精制后得到的提取物與相應重量份燈盞花素加適當輔料制作而成的注射劑。所述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制劑,按照重量組分計算,它由麥冬10~500份、人參10~500份與燈盞花素0.01~100份經(jīng)提取精制加適當輔料制作而成,或是由相應重量份藥材經(jīng)提取精制后得到的提取物與相應重量份燈盞花素加適當輔料制作而成的注射劑。具體的說,按照重量組分計算,它由麥冬50~200份、人參50~200份與燈盞花素0.05~50份經(jīng)提取精制加適當輔料制作而成,,或是由相應重量份藥材經(jīng)提取精制后得到的提取物與相應重量份燈盞花素加適當輔料制作而成。
本發(fā)明涉及到的人參還可以是等量的紅參或黨參。
本發(fā)明所述的制劑為注射劑,包括直接用于注射給藥的注射液、需稀釋后用于靜脈滴注的注射用濃溶液、直接供靜脈滴注的靜脈輸液以及用冷凍干燥法或噴霧干燥法制得的注射用無菌粉末和無菌塊狀物。
本發(fā)明所述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制劑中含有皂苷類成分、多糖類成分和黃酮類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計算,其中皂苷類成分的含量不低于制劑中扣除輔料量和水分量后的總固體量的1%;野黃芩苷的含量應為制劑中標示量的80%~120%,制劑中的皂苷類成分、黃酮類成分和其他所有可測成分之和不低于制劑中扣除輔料量和水分量后的總固體量的25%。
本發(fā)明所述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制劑的制備方法麥冬、人參二味藥材分別加水或乙醇提取,提取液進行適當濃縮得粗提物或進一步采用醇沉法、絮凝沉淀法、柱層析法、溶劑萃取法中的一種或幾種方法混合使用得精制提取物,取藥材粗提物或精制提取物與燈盞花素加入不同輔料制成各種注射制劑。
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心腦血管等疾病的注射制劑的制備方法是A、取麥冬藥材,加入5~15倍體積水煎煮1~4次,每次0.5~2.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1~4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1~8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萃取后的水液加入乙醇醇沉兩次,第一次使含醇量為50~70%,第二次使含醇量為80~90%,濾過,濾液與前面的濃縮液合并,減壓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人參藥材,加入5~15倍體積50~80%乙醇回流提取1~4次,每次0.5~2.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1~4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1~8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人參提取物;將上述麥冬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輔料制成不同的注射制劑。
本發(fā)明所述的注射劑這樣制備A、取麥冬藥材,加入10倍體積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萃取后的水液加入乙醇醇沉兩次,第一次使含醇量為60%,第二次使含醇量為85%,濾過,濾液與前面的濃縮液合并,減壓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人參藥材,加入10倍體積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人參提取物;將上述麥冬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輔料制成不同的注射制劑。
具體說本發(fā)明所述的注射劑這樣制備A、取麥冬藥材,加入10倍體積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萃取后的水液加入乙醇醇沉兩次,第一次使含醇量為60%,第二次使含醇量為85%,濾過,濾液與前面的濃縮液合并,減壓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人參藥材,加入10倍體積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人參提取物;將上述麥冬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按體積加入0.1%~1.5%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10~6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guī)定量,調(diào)PH值5.5~7.5,煮沸,在1~8℃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將甘露醇加注射用水配制成50~150mg/ml溶液,與上述濾液混勻,濾過,分裝,溫度-55~-45℃,預凍時間8~12h,開始抽真空,并升溫至-43~-37℃,保持6~10h,再升溫至-33~-27℃,保持6~10h;升溫至-23~-17℃,保持6~10h,升溫至-13~-7℃,保持4~6h,升溫至-3~3℃,保持4~6h,升溫至7~13℃,保持1~3h,升溫至17~23℃,保持1~3h,即得凍干無菌塊狀物。
本發(fā)明所述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制劑的制備方法制劑中所采用的輔料包括甘露醇、半乳糖、甘氨酸、葡萄糖、氯化鈉、右旋糖酐、甘油、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吐溫、泊洛沙姆中的一種或幾種。
本發(fā)明所述的注射劑這樣制備A、麥冬藥材,加入10倍體積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萃取后的水液加入乙醇醇沉兩次,第一次使含醇量為60%,第二次使含醇量為85%,濾過,濾液與前面的濃縮液合并,減壓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人參藥材,加入10倍體積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人參提取物。
將上述麥冬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按體積加入0.1%~1.5%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10~6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guī)定量,調(diào)PH值5.5~7.5,煮沸,在1~8℃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分裝到安瓿瓶中,在蒸汽溫度為100~110℃,實際壓力在100~120kN/m3條件下熱壓滅菌40~60分鐘,即得直接用于注射給藥的小容量注射液或注射用濃溶液。
本發(fā)明所述的注射劑這樣制備A、取麥冬藥材,加入10倍體積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萃取后的水液加入乙醇醇沉兩次,第一次使含醇量為60%,第二次使含醇量為85%,濾過,濾液與前面的濃縮液合并,減壓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人參藥材,加入10倍體積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人參提取物。
將上述麥冬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規(guī)定量的葡萄糖,按體積加入0.1%~1.5%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10~6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guī)定量,調(diào)PH值5.5~7.5,煮沸,在1~8℃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加注射用水,分裝,在105~125℃條件下,滅菌20~60分鐘,即得葡萄糖靜脈輸液劑。
本發(fā)明所述的注射劑這樣制備A、取麥冬藥材,加入10倍體積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萃取后的水液加入乙醇醇沉兩次,第一次使含醇量為60%,第二次使含醇量為85%,濾過,濾液與前面的濃縮液合并,減壓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人參藥材,加入10倍體積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人參提取物。
將上述麥冬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規(guī)定量的氯化鈉,按體積加入0.1%~1.5%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10~6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guī)定量,調(diào)PH值5.5~7.5,煮沸,在1~8℃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加注射用水,分裝,在105~125℃條件下,滅菌20~60分鐘,即得氯化鈉靜脈輸液劑。
本發(fā)明所述的注射劑這樣制備A、取麥冬藥材,加入10倍體積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萃取后的水液加入乙醇醇沉兩次,第一次使含醇量為60%,第二次使含醇量為85%,濾過,濾液與前面的濃縮液合并,減壓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人參藥材,加入10倍體積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人參提取物。
將上述麥冬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按體積加入0.1%~1.5%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10~6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guī)定量,調(diào)PH值5.5~7.5,煮沸,在1~8℃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分裝到搪瓷盤中,溫度-55~-45℃,預凍時間8~12h,開始抽真空,并升溫至-43~-37℃,保持6~10h,再升溫至-33~-27℃,保持6~10h;升溫至-23~-17℃,保持6~10h,升溫至-13~-7℃,保持4~6h,升溫至-3~3℃,保持4~6h,升溫至7~13℃,保持1~3h,升溫至17~23℃,保持1~3h,在無菌條件下分裝到西林瓶中即得凍干無菌粉末。
本發(fā)明所述的注射劑這樣制備A、取麥冬藥材,加入10倍體積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萃取后的水液加入乙醇醇沉兩次,第一次使含醇量為60%,第二次使含醇量為85%,濾過,濾液與前面的濃縮液合并,減壓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人參藥材,加入10倍體積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人參提取物。
將上述麥冬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按體積加入0.1%~1.5%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10~6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guī)定量,調(diào)pH值5.5~7.5,煮沸,在1~8℃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在進風溫度為140~160℃,出風溫度為60~80℃,氣流速度為16~20m·s-1的條件下噴霧干燥得粉末,分裝即得噴霧干燥無菌粉末。
申請人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可以證明本發(fā)明提供的藥物安全有效、工藝穩(wěn)定、質(zhì)量可控。
實驗例1藥物有效性研究藥理研究結(jié)論
從上述試驗可以看出,組合制劑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單味制劑,因此證明該組方是合理的,療效確切。
實驗例2小容量注射液或注射用濃溶液成型研究(1)活性炭用量考察注射劑在生產(chǎn)的過程中由于溶劑、原料、容器等帶有熱原性物質(zhì),使注射劑的安全性降低,因此在制備注射劑的過程中需要清除熱原性物質(zhì)。目前除熱原的方法主要有高溫法、酸堿法、超濾法和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不但可以吸附熱原性成分,還具有助濾和脫色的作用,在清除熱原的同時可以改善制劑的外觀性狀,因此我們選用活性炭吸附法除熱原,并對其用量進行考察,結(jié)果見下表活性炭用量考察表
從藥液外觀來看,選擇活性炭用量為1%和1.5%的比較合適;但從轉(zhuǎn)移率來判斷,0.1%用量和1%用量略好一點,三者均可以滿足注射劑的相關要求,但是綜合考慮以上因素,以使用藥液體積1%的活性炭脫色為最佳。
脫色時間考察表
從上面的試驗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延長藥液的顏色變淡,但是有效成分的轉(zhuǎn)移率也相應減少,綜合考慮上述因素,選用煮沸30分鐘為最佳。
(2)溶液pH考察為適應人體生理需要,同時還要考慮藥液中各類成分的性質(zhì),在配液時需要對藥液的pH值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選擇野黃芩苷含量作為評價指標。
試驗方法及結(jié)果按處方量投料并按上述條件處理后,將濃縮液混合均勻,濾過,加水至1000m1,調(diào)pH值,當達到下表所示的不同pH值時,煮沸后靜置過夜,觀察在不同pH值條件下外觀性狀的變化。實驗結(jié)果見表配液pH值的考察
結(jié)果表明,藥液煮沸后pH值在5.5以下的樣品出現(xiàn)沉淀,pH值在7.5以上的樣品顏色明顯加深,pH值為5.5~7.5的藥液相對比較穩(wěn)定,外觀沒有明顯變化。下面對其野黃芩苷含量進行測定。結(jié)果見表
pH值調(diào)節(jié)前后指標成分的變化情況表
由表可知,藥液在調(diào)整pH值前后,指標成分野黃芩苷含量沒有太大變化。綜合上述藥液的外觀性狀和野黃芩苷的含量變化,確定配液時藥液的pH值調(diào)在5.5~7.5之間。
實驗例3凍干工藝的考察(1)支架劑種類的篩選支架劑種類影響凍干粉針的成型,故首先對此進行了篩選。取藥液,分別與支架劑甘露醇、葡萄糖和乳糖溶液進行混合,0.22μm濾膜過濾后冷凍干燥,每支西林瓶裝溶液3ml。凍干機Edwards SNL-3200冷凍干燥機(美國熱電Thermo)。凍干條件-45℃,預凍8h后,開始抽真空,并升溫至-40℃,保持10h;升溫至-30℃,保持10h;升溫至-20℃,保持10h;升溫至-10℃,保持5h;升溫至0℃,保持5h;升溫至15℃,保持3h;升溫至25℃,保持3h。結(jié)果如表支架劑種類篩選
由表可知,在所篩選的輔料中,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大部分輔料均可制成凍干粉針,但是從成品率、成型狀況和樣品的復溶性角度綜合考察,單獨使用甘露醇的效果好于其它幾種輔料,即可滿足注射劑各項要求,同時盡量減少添加過多輔料。
(2)支架劑用量篩選將不同濃度的甘露醇溶液(50mg/ml、100mg/ml和150mg/ml)與藥液以不同比例進行混合,過濾,每支西林瓶裝量為3ml,冷凍干燥。凍干條件-45℃,預凍8h后,開始抽真空,并升溫至-40℃,保持10h;升溫至-30℃,保持10h;升溫至-20℃,保持10h;升溫至-10℃,保持5h;升溫至0℃,保持5h;升溫至15℃,保持3h;升溫至25℃,保持3h。結(jié)果如表甘露醇用量篩選
由表可知,當支架劑用量與藥液的比例為2∶1時,樣品性狀以甘露醇濃度為100mg/ml和150mg/ml的樣品比較好,50mg/ml的樣品有部分塌陷,但是大部分還是成型的,但綜合考慮輔料的用量和臨床服用量,最佳選擇甘露醇濃度為100mg/ml,甘露醇溶液與藥液的體積比為2∶1。
(3)冷凍干燥條件篩選冷凍干燥是一個比較漫長的干燥過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一個理想的凍干條件不但可以節(jié)約大量能源,同時還可以縮短工時,因此我們對現(xiàn)有凍干條件進行優(yōu)化篩選。具體條件篩選見表
冷凍干燥條件篩選
實驗結(jié)果顯示條件I、II和III制得的成品外觀性狀和水分含量均符合標準。但是相對而言,條件II成品率稍低,條件III耗能較大,考慮到生產(chǎn)的實際情況,最終選定總體用時較短的條件I,即冷凍干燥條件為預凍溫度-45℃,預凍時間10h;-40℃抽真空,保持8h;再升溫至-30℃,保持8h;升溫至-20℃,保持8h;升溫至-10℃,保持5h;升溫至0℃,保持5h;升溫至10℃,保持2h;升溫至20℃,保持2h,即得成品。
實驗例4噴霧干燥條件篩選噴霧干燥技術可以使樣品在霧化的情況下迅速干燥,保護有效成分,同時可以使樣品的含水量降低,有利于制劑的穩(wěn)定性。但是噴霧干燥的效果受進出口的溫度和氣流速度影響較大,因此我們以有效成分的損失率為評價指標對這三個因素進行考察。
噴霧干燥條件考察表
從上述試驗結(jié)果可以看出,三種條件均可以得到較好的物料,但是相比之下以進口溫度為150℃,出口溫度為70℃,氣流速度為18m·s-1的條件為最佳。
具體的實施方式(份代表重量份,如公斤、克等)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麥冬1000份 人參1000份 燈盞花素150份A、取麥冬藥材,加入15倍體積水煎煮4次,每次3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4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8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萃取后的水液加入乙醇醇沉兩次,第一次使含醇量為70%,第二次使含醇量為90%,濾過,濾液與前面的濃縮液合并,減壓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人參藥材,加入15倍體積8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2.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4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8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人參提取物。
將上述麥冬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按體積加入1%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3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guī)定量,調(diào)PH值5.5~7.5,煮沸,在4℃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將甘露醇加注射用水配制成100mg/ml溶液,與上述濾液混勻,濾過,分裝,溫度-45℃,預凍時間10h;-40℃抽真空,保持8h;再升溫至-30℃,保持8h;升溫至-20℃,保持8h;升溫至-10℃,保持5h;升溫至0℃,保持5h;升溫至10℃,保持2h;升溫至20℃,保持2h,即得凍干粉針。經(jīng)檢測皂苷類成分的含量占制劑中扣除輔料量和水分量后的總固體量的33%;所有可測成分含量之和占制劑中扣除輔料量和水分量后的總固體量的80%。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麥冬10份 人參10份 燈盞花素0.001份A、取麥冬藥材,加入5倍體積水煎煮1次0.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1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1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萃取后的水液加入乙醇醇沉兩次,第一次使含醇量為50%,第二次使含醇量為80%,濾過,濾液與前面的濃縮液合并,減壓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人參藥材,加入5倍體積50%乙醇回流提取1次0.5小時,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1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1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人參提取物。
將上述麥冬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按體積加入0.1%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6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guī)定量,調(diào)PH值5.5~7.5,煮沸,在8℃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分裝到安瓿瓶中,在蒸汽溫度為110℃,實際壓力在120kN/m3條件下熱壓滅菌60分鐘,即得直接用于注射給藥的小容量注射液或注射用濃溶液。經(jīng)檢測皂苷類成分的含量占制劑中扣除輔料量和水分量后的總固體量的1.2%;所有可測成分含量之和占制劑中扣除輔料量和水分量后的總固體量的25%。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3麥冬120份 人參120份 燈盞花素1份A、取麥冬藥材,加入8倍體積水煎煮2次,每次0.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1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人參藥材,加入6倍體積70%乙醇回流提取1次0.5小時,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1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1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人參提取物。
將上述麥冬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規(guī)定量的葡萄糖,按體積加入0.2%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1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guī)定量,調(diào)PH值5.5~7.5,煮沸,在1℃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加注射用水,分裝,在105℃條件下,滅菌20分鐘,即得葡萄糖靜脈輸液劑。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4麥冬500份 人參500份 燈盞花素100份A、取麥冬藥材,加入10倍體積水煎煮2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3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人參藥材,加入10倍體積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3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人參提取物。
將上述麥冬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規(guī)定量的氯化鈉,按體積加入0.8%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3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guī)定量,調(diào)PH值5.5~7.5,煮沸,在4℃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加注射用水,分裝,在115℃條件下,滅菌30分鐘,即得氯化鈉靜脈輸液劑。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5麥冬80份 人參100份 燈盞花素1份A、麥冬加入8倍體積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1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人參藥材,加入12倍體積水煎煮3次,每次0.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3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萃取后的水液加入乙醇醇沉兩次,第一次使含醇量為55%,第二次使含醇量為85%,濾過合并濾液,減壓回收乙醇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將兩次沉淀合并后加入1倍水溶解,濾過,濾液與前面的濃縮液合并,減壓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人參提取物。干燥得人參提取物。
將上述麥冬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按體積加入0.8%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4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guī)定量,調(diào)PH值5.5~7.5,煮沸,在4℃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分裝到搪瓷盤中,溫度-45℃,預凍時間10h;-40℃抽真空,保持8h;再升溫至-30℃,保持8h;升溫至-20℃,保持8h;升溫至-10℃,保持5h;升溫至0℃,保持5h;升溫至10℃,保持2h;升溫至20℃,保持2h,在無菌條件下分裝到西林瓶中即得凍干無菌粉末。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6麥冬100份 黨參120份 燈盞花素0.1份A、取麥冬藥材,加入8倍體積水煎煮3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3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3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黨參藥材,加入12倍體積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4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黨參提取物。
將上述麥冬提取物、黨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按體積加入0.6%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4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guī)定量,調(diào)pH值5.5~7.5,煮沸,在6℃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在進風溫度為150℃,出風溫度為70℃,氣流速度為18m·s-1的條件下噴霧干燥得粉末,分裝即得噴霧干燥無菌粉末。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7麥冬180份 人參150份 燈盞花素0.8份A、取麥冬藥材,加入6倍體積水煎煮3次,每次0.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人參藥材,加入8倍體積60%乙醇回流提取1次1.5小時,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人參提取物;將上述麥冬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按體積加入0.3%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6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guī)定量,調(diào)PH值5.5~7.5,煮沸,在6℃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分裝到安瓿瓶中,在蒸汽溫度為110℃,實際壓力在120kN/m3條件下熱壓滅菌60分鐘,即得直接用于注射給藥的小容量注射液或注射用濃溶液。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8麥冬200份 紅參200份 燈盞花素50份A、取麥冬藥材,加入6倍體積水煎煮3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以0.3ml/g藥材.min的速度過ZTC-1型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6倍樹脂體積的水以0.4ml/g藥材.min的速度沖洗,再用4倍樹脂體積的15%乙醇以1.0ml/g藥材.min的速度洗脫雜質(zhì),最后用5倍樹脂體積的70%乙醇以0.8ml/g藥材.min的速度洗脫,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減壓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紅參藥材,加入10倍體積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減壓回收乙醇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4倍藥材體積的水溶解,過濾,濾液以0.5ml/g藥材.min的速度過ZTC-1型大孔吸附樹脂,依次用5倍樹脂體積水和6倍樹脂體積10%乙醇沖洗雜質(zhì),然后用5倍樹脂體積的6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減壓回收乙醇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紅參提取物;將上述麥冬提取物、紅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按體積加入0.6%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3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guī)定量,調(diào)PH值5.5~7.5,煮沸,在5℃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分裝到搪瓷盤中,溫度-45℃,預凍時間10h;-40℃抽真空,保持8h;再升溫至-30℃,保持8h;升溫至-20℃,保持8h;升溫至-10℃,保持5h;升溫至0℃,保持5h;升溫至10℃,保持2h;升溫至20℃,保持2h,在無菌條件下分裝到西林瓶中即得凍干無菌粉末。野黃芩苷的含量為制劑標示量的99.6%。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注射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組分計算,它由麥冬10~1000份、人參10~1000份與燈盞花素0.001~150份經(jīng)提取精制加適當輔料制作而成,或是由相應重量份藥材經(jīng)提取精制后得到的提取物與相應重量份燈盞花素加適當輔料制作而成的注射劑。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組分計算,它由麥冬10~500份、人參10~500份與燈盞花素0.01~100份經(jīng)提取精制加適當輔料制作而成,或是由相應重量份藥材經(jīng)提取精制后得到的提取物與相應重量份燈盞花素加適當輔料制作而成的注射劑。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組分計算,它由麥冬50~200份、人參50~200份與燈盞花素0.05~50份經(jīng)提取精制加適當輔料制作而成,或是由相應重量份藥材經(jīng)提取精制后得到的提取物與相應重量份燈盞花素加適當輔料制作而成。
4.按照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制劑,其特征在于注射劑包括直接用于注射給藥的注射液、需稀釋后用于靜脈滴注的注射用濃溶液、直接供靜脈滴注的靜脈輸液以及用冷凍干燥法或噴霧干燥法制得的注射用無菌粉末和無菌塊狀物。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制劑,其特征在于制劑中含有皂苷類成分和黃酮類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計算,其中皂苷類成分的含量不低于制劑中扣除輔料量和水分量后的總固體量的1%;野黃芩苷的含量應為制劑中標示量的80%~120%。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計算,制劑中的皂苷類成分、黃酮類成分和其他所有可測成分之和不低于制劑中扣除輔料量和水分量后的總固體量的25%。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麥冬、人參二味藥材分別加水或乙醇提取,提取液進行適當濃縮得粗提物或進一步采用醇沉法、絮凝沉淀法、柱層析法、溶劑萃取法中的一種或幾種方法混合使用得精制提取物,取藥材粗提物或精制提取物與燈盞花素加入不同輔料制成各種注射制劑。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A、取麥冬藥材,加入5~15倍體積水煎煮1~4次,每次0.5~2.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1~4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1~8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萃取后的水液加入乙醇醇沉兩次,第一次使含醇量為50~70%,第二次使含醇量為80~90%,濾過,濾液與前面的濃縮液合并,減壓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人參藥材,加入5~15倍體積50~80%乙醇回流提取1~4次,每次0.5~2.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1~4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1~8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人參提取物;將上述麥冬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輔料制成不同的注射制劑。
9.按照權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A、取麥冬藥材,加入10倍體積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萃取后的水液加入乙醇醇沉兩次,第一次使含醇量為60%,第二次使含醇量為85%,濾過,濾液與前面的濃縮液合并,減壓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人參藥材,加入10倍體積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人參提取物;將上述麥冬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輔料制成不同的注射制劑。
10.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無菌塊狀物是這樣制備的A、取麥冬藥材,加入10倍體積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萃取后的水液加入乙醇醇沉兩次,第一次使含醇量為60%,第二次使含醇量為85%,濾過,濾液與前面的濃縮液合并,減壓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麥冬提取物;B、取人參藥材,加入10倍體積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加入2倍量正丁醇,振搖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液,減壓回收溶劑至60℃時測定相對密度為1.05~1.15,干燥得人參提取物;將上述麥冬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和燈盞花素合并,加入適量注射用水溶解,按體積加入1.0%的活性炭,煮沸,保持微沸30min,稍冷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guī)定量,調(diào)PH值5.5~7.5,煮沸,在4℃冷藏過夜,粗濾、精濾。將適當輔料加注射用水配制成溶液,與上述濾液混勻,濾過,分裝,溫度-45℃,預凍時間10h,開始抽真空,并在12~72小時內(nèi)逐步差速梯度升溫至10℃,保持2h,升溫至20℃,保持2h,即得。
11.按照權利要求7-10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劑中所采用的輔料包括甘露醇、半乳糖、甘氨酸、葡萄糖、氯化鈉、右旋糖酐、甘油、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吐溫、泊洛沙姆中的一種或幾種。
12.按照權利要求1-3和7-10任意一項所述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制劑,其特征在于人參還可以是等量的紅參或黨參。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它由麥冬、人參或紅參或黨參和燈盞花素組方,采用有機溶劑萃取的方法對藥材提取物進行了純化,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配伍簡單,合理可行,療效好,無毒副作用,并且提供了不同劑型的制備方法,應用面廣,擴大了使用范圍,實驗發(fā)現(xiàn)本發(fā)明制劑能起到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加冠狀動脈及腦血管血流,改善心肌和腦組織等血供的作用,對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腦血栓、老年性癡呆等有較好的療效。
文檔編號A61P37/04GK1919304SQ20051009285
公開日2007年2月28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8月22日
發(fā)明者于文風 申請人:北京奇源益德藥物研究所
產(chǎn)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專利名稱:芳基丙酰-n-甲基氧肟酸類尿素酶抑制劑及其合成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類芳基丙酰-N-甲基氧肟酸類尿素酶抑制劑的制法以及它們在制備抗胃炎、胃潰瘍藥物中的應用。背景技術: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pylar
- 專利名稱:凹凸棒艾葉活血化瘀保健膏的生產(chǎn)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保健領域,具體涉及ー種凹凸棒艾葉活血化瘀保健膏的生產(chǎn)方法。背景技術:腰腿疼痛的病人常常喜歡嘗試用貼敷膏藥來治療或緩解腰腿疼痛、腰膝酸軟、關節(jié)炎等病癥。市場上供應的膏藥大多使用中
- 專利名稱:成型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到含明苦味生理活性成分、又能掩蓋或隱藏如口腔中遺留的苦味之類的不愉快感的一種成形物;這種成形物的制作方法和掩蓋(改善)生理活性成分的苦味的一種方法。用于藥物制劑和藥物中的活性成分,有很多口服時
- 專利名稱:醫(yī)用洗頭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醫(yī)療護理裝置,是為病人方便而研制的床邊洗頭工具車。目前,給不能自理的病人洗頭沒有任何裝置和器具都靠護理人員拿著,大水壺,水桶臨時想辦法。例如用棉墊、做成馬蹄形墊于病人頭下,用水桶接著水
- 專利名稱:一種踏板折轉(zhuǎn)機構(gòu)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踏板折轉(zhuǎn)機構(gòu)。背景技術:對于輪椅等一些特殊用途的座椅上往往要求其上的腳踏板在某些情況下能夠這些起來,最好是結(jié)構(gòu)簡單、易操作,以最大限度地方便于使用者。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是提供一種結(jié)構(gòu)
- 專利名稱:三種α型芋螺多肽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α型芋螺多肽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芋螺屬腹足綱軟體動物,全世界約有500余種,遍布世界各暖海區(qū),我國有芋螺 100多種,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沙群島、海南島及臺灣海域。芋螺多肽
- 專利名稱:一種保肝健胃解酒中藥保健食品及制備方法一種保肝健胃解酒中藥保健食品及制備方法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保肝健胃解酒中藥保健食品及制備方法。中國是一個禮儀之幫大國,具有幾千年悠久的酒文化,無酒不成席。飲酒過量,酒毒會傷及胃及肝臟,可導致頭痛、頭
- 專利名稱:家用保健眼睛皮膚美容的裝置制作方法及其多用方法該保健產(chǎn)品的技術領域?qū)儆诎l(fā)熱換能和水汽化調(diào)節(jié)溫度的裝置,主要應用于人體保健眼睛,皮膚美容方面。該裝置分為發(fā)熱換能裝置和安全使用溫度調(diào)節(jié)裝置。1、換能裝置的設計方案(一)該裝置需要的熱能
- 專利名稱:一種高溫高壓滅菌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高溫滅菌箱領域,具體為一種應用于菌種生產(chǎn)的高溫高壓滅菌裝置。背景技術:食用菌的培育是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中一個重要的分支,其目的是通過人工培育食用菌以滿足人們對食用菌的需求。食用菌在培育過
- 專利名稱:套筒組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穿刺器,尤其涉及一種穿刺器的套筒組件,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 域。背景技術:穿刺器是一種刺穿腹壁并為其他手術器械提供進入體腔通道的手術器械,屬于一 種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穿刺器通常包括作為其他手術器
- 一種加濕氧氣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濕氧氣瓶,有效的解決了由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引起的需要吸氧,但氧氣干燥不適宜,加濕器價格昂貴,氧氣濕度不能檢測等問題;其解決的技術方案是包括連接在氧氣瓶上的氧氣管,氧氣管上設置有開口,開口上
- 專利名稱:含有可吸收的聚氧雜酰胺的共混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是1995年11月6日提交的專利申請流水號08554,614的部分續(xù)申請,后者是1995年3月6日提交的專利申請流水號08399,308,現(xiàn)為US專利5,464,929的部分
- 新型白血病骨髓移植手術臺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新型白血病骨髓移植手術臺,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分析儀主體,其特征是在分析儀主體上設有液晶顯示屏,液晶顯示屏一側(cè)設有調(diào)節(jié)旋鈕,液晶顯示屏下端設有控制按鈕,控制按鈕
- 并聯(lián)式踝關節(jié)康復機器人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并聯(lián)式踝關節(jié)康復機器人,由框架、緊定螺釘、固定套座、第一連接螺釘、調(diào)節(jié)梁、虎克鉸、氣缸、第一球面副、運動平臺、第二球面副、底部支撐座以及第二連接螺釘構(gòu)成。運動平臺通過結(jié)構(gòu)相同并且均布安裝的三條運動
- 一種藥液液位檢測裝置及輸液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藥液液位檢測裝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自動檢測輸液瓶中藥液液位的檢測裝置及輸液裝置,所述藥液液位檢測裝置,包括液位傳感器、喇叭、信號燈、電池和控制電路板,所述液位傳感器、喇叭
- 專利名稱:一種支架氣管導管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用氣管導管。 背景技術:病人在全麻醉狀態(tài)下不能自主呼吸,需要借助呼吸機進行呼吸。各臨床科室的急救和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也需要配用呼吸機。呼吸機與病人氣道的氣流貫通采用氣管導管連接。
- 隔膜型女用蠶絲避孕套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隔膜型女用蠶絲避孕套,其可使得女用避孕套更為實用,其包括絲綢袋體、彈性隔膜以及外環(huán)圈,所述絲綢袋體的材質(zhì)為用于人造血管的天然桑蠶絲綢織物,分為露出陰道口段和伸入陰道段,且露出陰道口段和伸入陰道段
- 醫(yī)療輔助支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輔助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伸縮支撐桿,所述伸縮支撐架通過旋轉(zhuǎn)盤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伸縮支撐架上設置有水平伸縮支撐桿,所述水平伸縮支撐桿一端設置有擋板,所述底座上一側(cè)設置有凹槽,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濕痹痛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痹痛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制劑及制備領域。背景技術:現(xiàn)有用于治療風濕痹痛的中藥制劑種類有很多,但其配方多是對先輩流傳下來的配方進行調(diào)整和試驗后獲得,如本公司申
- 簡易人體上肢癱瘓功能康復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簡易的人體上肢癱瘓功能康復儀。特征在于:包括安裝于固定架上的滑輪(14)、穩(wěn)固豎立于所述滑輪(14)一側(cè)的立板(15),以及與患者癱瘓前臂綁定在一起的患臂保持裝置(4);所述
- 專利名稱:鏈烷磺酰苯胺衍生物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制備N-鏈烷磺酰苯胺衍生物或其鹽的新方法,更具體地講,它涉及一種可用較少的步驟和良好的收率制得具有抗炎和止痛作用的N-鏈烷磺酰苯胺衍生物或其鹽的方法。本發(fā)明的方法可以用下述反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