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一種氟維司群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麻醉科用麻醉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無土栽培基質的消毒方法
- 拮抗劑g31p在制備預防順鉑所致急性腎功能衰竭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具有誘導細胞增殖分化能力的納米形貌芯片的制作方法
- 三環取代異羥肟酸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 一體化人體健康測量的制造方法
- 具有通關開竅功能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紅膠茸參香棗茶沖劑的制作方法
- 人體植物神經定性定位調節劑的制作方法
- 一種鹽酸吉西他濱凍干制劑的制作方法
- 自動可控定量取藥藥瓶的制作方法
- 蟲草軟化工藝的制作方法
- 一種無托槽隱形矯治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大輸液用的安全裝置制造方法
- 硬脊膜及神經根牽開器的制作方法
- 利用熱滯后蛋白改良低溫外科中的組織破壞的制作方法
- 醫療輻照裝置制造方法
- 新的雙氨基化膦酸酯前藥的制作方法
- 用于改善心臟瓣膜功能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抗真菌劑及其化合物和它們的制備方法
專利名稱:抗真菌劑及其化合物和它們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抗真菌劑、使用該抗真菌劑預防或治療真菌病的方法、它們的新的旋光活性衍生物和鹽以及制備該衍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術:
已知各種唑類化合物具有抗真菌活性。例如JP-A-60-218387公開了下式(a)表示的咪唑類化合物(本文采用的術語“JP-A”是指“未審查的
公開日本專利申請”)
另外,JP-A-62-93227公開了用作抗真菌劑的化合物。再有,JP-A-2-275877公開了上述咪唑類化合物中有旋光活性的特定化合物對須發癬菌的抗真菌活性是其外消旋化合物的約1.4倍。
發明描述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包含與其外消旋化合物相比具有更卓越抗真菌活性的旋光活性化合物的抗真菌劑。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旋光活性化合物、制備它們的方法和使用它們的方法。
本發明的這些和其它目的可通過含有作為活性成分的以下式(I)表示的R-(+)-(E)-[4-(2-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下文稱為“化合物(A)”)或R-(-)-(E)-[4-(2,4-二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下文稱為“化合物(B)”)或它們的可藥用的鹽,以及可藥用的載體或稀釋劑的藥用組合物來實現
其中R表示氫原子或氯原子。
另外,本發明的這些和其它目的可通過化合物(B)或其鹽來實現。
再有,本發明的這些和其它目的可通過制備化合物(B)的方法來實現,該方法包括將下式(II)表示的具有旋光活性的甘醇衍生物或其等同物與下式(III)表示的化合物反應來實現,
式II中X1和X2相同或不同,各自表示甲磺酰氧基、苯磺酰氧基、對甲苯磺酰氧基或鹵原子,
式III中M表示堿金屬原子。
此外,本發明的這些和其它目的可通過預防或治療真菌病的方法實現,該方法包括給需此預防或治療的人或動物服用藥學上有效量的化合物(A)或化合物(B),或者它們的可藥用鹽;以及可藥用載體或稀釋劑。
此外,本發明的這些和其它目的可通過應用化合物(A)或化合物(B),或者它們的可藥用鹽制備藥用組合物來實現。
實現發明的最佳方案具體的化合物(A)和化合物(B)如下所示。化合物(A)
化合物(B)
本發明人發現,式(I)表示的化合物(A)或(B)和它們的可藥用鹽,即(R)-對映體對皮膚真菌,尤其是高敏感菌株的抗真菌活性比它們的外消旋混合物要高數倍,并且在任何文獻中未曾記載過的化合物(B)是新化合物,與其外消旋混合物相比具有卓越的未曾預料到的抗真菌活性。因而,完成了本發明。
化合物(A)和(B)尤其對紅色發癬菌是高度敏感的。它們的抗真菌活性是其外消旋混合物的2-4倍。
化合物(A)可通過例如JP-A-2-275877中所述方法制備。化合物(B)可采用下述方法制備。
式中X1和X2相同或不同,各自表示甲磺酰氧基、苯磺酰氧基、對甲苯磺酰氧基或鹵原子;M表示堿金屬原子。X1和X2表示的鹵原子的實例包括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M表示的堿金屬原子的實例包括鋰、鈉和鉀。
即,化合物(B)可以按JP-A-2-275877所述的相同方法,通過將式(II)表示的(S)構型的旋光活性的甘醇衍生物或其等同物與式(III)表示的二硫醇鹽反應來制備。
式(III)表示的二硫醇鹽可通過下面所示的1-氰甲基咪唑與二硫化碳在堿存在下于惰性溶劑中反應來制備。
式中M如上述所定義。
任何惰性溶劑均可用于上述反應,只要它們不抑制反應的進行。它們的實例包括醇類(如甲醇、乙醇、異丙醇),極性溶劑(如二甲亞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乙腈),水和它們的混合溶劑。
堿的實例包括碳酸鈉、碳酸鉀、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它們可以固體或在惰性溶劑中的溶液形式使用。堿的量(mol)是1-氰甲基咪唑的量(mol)的2-8倍,優選為4-6倍。
可使用與1-氰甲基咪唑等摩爾或過量的式(II)化合物。
反應溫度在0-100℃,優選為約室溫。反應時間在0.5-24小時。
所得的化合物是幾何異構體E和Z的混合物,所需的式(I)的E-異構體可通過例如硅膠柱色譜、分級結晶進行分離和純化。采用分級結晶和重結晶進行純化的溶劑包括乙醇、乙酸乙酯、乙醚、己烷、丙酮和它們的混合溶劑,但不限于此。
式(II)表示的具有旋光活性的原料化合物可通過已知的下述方法1-3制備。方法1
式中X1和X2如上述所定義。
即,它們可通過(S)-1-(2,4-二氯苯基)乙烷-1,2-二醇(由2,4-二氯苯乙烯通過已知方法獲得[J.Org.Chem.Soc.,572768(1992)])與適宜的鹵化試劑(如亞硫酰氯、三溴化磷、四氯化碳/三苯基膦)或活化試劑(如甲磺酰氯、甲苯磺酰氯、苯磺酰氯)反應制備。方法2
式中X表示氯原子或溴原子;并且X2如上述所定義。
如上所示,其中X1是氯原子或溴原子的式(II)化合物(即式(IIa)化合物)可通過下述方法制備使(R)-1-(2,4-二氯苯基)苯乙烯氧化物(由2,4-二氯苯乙烯通過已知方法獲得[J.Am.Chem.Soc,1137063(1991)])與鹵化氫試劑反應制備式(IV)鹵代醇,然后該鹵代醇與適宜的鹵化試劑(如亞硫酰氯、三溴化磷、四氯化碳/三苯基膦)或活化試劑(如甲磺酰氯、甲苯磺酰氯、苯磺酰氯)反應。方法3其中X2是氯原子或溴原子的式(II)化合物(即式(IIb)化合物)可通過下述方法3制備。
式中X表示氯原子或溴原子;并且X1如上述所定義。
即,所需化合物可通過式(V)鹵代醇(可由2,4-二氯苯甲酰甲基鹵通過已知方法合成[Modern Synthetic Methods,5115(1989)])與適宜的鹵化試劑(如亞硫酰氯、三溴化磷、四氯化碳/三苯基膦)或活化試劑(如甲磺酰氯、甲苯磺酰氯、苯磺酰氯)反應制備。
本發明的組合物是抗真菌劑,可用于治療人或動物的真菌感染。例如可使用它們治療由如發癬菌屬、念珠菌屬和曲霉屬真菌引起的局部真菌感染、粘膜真菌感染和全身性真菌感染。
化合物(A)、化合物(B)和它們的可藥用鹽各自可單獨使用或以包含化合物和可藥用載體或稀釋劑的組合物形式使用。可將它們配制成適于口服或非口服的制劑,例如液體制劑、片劑、乳劑、軟膏劑、霜劑、洗劑和泥敷劑。
給藥量可以是按照年齡、體重和給藥形式確定的任一常用劑量,但對成人的普通治療劑量為每日每公斤體重一般至少為0.05mg,優選為0.5-50mg;可每日給藥一次或分數次給藥。
例如以局部給藥形式的局部治療,則活性成分的濃度優選為至少0 001%,更優選為0.1-2%。治療量優選為30-100mg/cm2。
本發明的抗真菌劑可與其它抗真菌藥物或抗菌藥物,例如兩性霉素B、曲古霉素、宛氏菌素(varitotin)和克霉唑混合使用。
實施例本發明現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參考實施例、制劑實施例和試驗實施例得以更詳細地說明,但應該清楚,它們并不對本發明構成限制。除非另外說明,所有的百分數均為重量百分數。
實施例1通過方法3制備化合物(B)1-(a).(S)-1-(2,4-二氯苯基)-2-溴乙醇的制備
向5ml無水四氫呋喃(THF)中加入300mg(S)-3,3-二苯基-1-甲基四氫-1H,3H-吡咯并[1,2-c][1,3,2]氧氮硼雜環戊烯,然后在-20℃下滴加8ml1.0M硼烷-THF溶液。在同樣溫度下,再滴加2.7g 2,4-二氯苯甲酰甲基溴的8ml THF溶液。將所得混合物加熱到室溫,然后攪拌3小時。之后,加入10ml甲醇以分解過量硼烷,然后將反應混合物傾入水中,用乙醚萃取。有機層用水洗滌并經無水硫酸鎂干燥。減壓蒸除溶劑,殘余物經硅膠柱色譜純化(乙酸乙酯/正己烷=1/3)得到2.5g所需產物,旋光純度為80%對映體過量。1-(b).(S)-[1-(2,4-二氯苯基)-2-溴乙基]甲磺酸酯的制備
在30ml二氯甲烷中溶解1.6g(S)-1-(2,4-二氯苯基)-2-溴乙醇,然后往該溶液中加入660mg三乙胺。再在冰冷卻下,往其中滴加750mg甲磺酰氯。在室溫攪拌1小時后,該反應混合物用水洗滌并經無水硫酸鎂干燥。減壓蒸除溶劑,獲得1.9g所需化合物的粗品。所得產物無需純化即可用于下步反應。1-(c).(R)-(-)-(E)-[4-(2,4-二氯苯基)-1,3-二硫戊環-2-亞基]-1-咪唑基乙腈(化合物(B))的制備
向10ml DMSO中加入440mg氫氧化鉀,并在水浴冷卻下往其中滴加由300mg 1-氰甲基咪唑和210mg二硫化碳溶于5ml DMSO中制備的溶液,然后在室溫攪拌1小時制備二硫醇鹽溶液。之后在水浴冷卻下,將所得二硫醇鹽溶液滴加到由950mg(S)-1-[(2,4-二氯苯基)-2-溴乙基]甲磺酸酯溶于10ml DMSO制備的溶液中。在室溫攪拌2小時后,將反應混合物傾入冰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用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鎂干燥。減壓蒸除溶劑。殘余物經硅膠柱色譜(乙酸乙酯(AcOEt)/正己烷=2/1)純化。所得結晶在乙酸乙酯-正己烷的混合溶劑中重結晶,得到350mg所需產物,旋光純度為95%對映體過量。
實施例2采用方法1制備化合物(B)2-(a).(S)-1-(2,4-二氯苯基)-乙烷-1,2-二甲磺酸酯的制備
將通過已知方法[J.Org.Chem.,572766(1992)]合成的(S)-1-(2,4-二氯苯基)-1,2-乙二醇(1.5g;旋光純度為98%對映體過量)和3.1g三乙胺溶于50ml二氯甲烷并在冰冷卻下往該溶液中滴加3.3g甲磺酰氯。在室溫攪拌2小時后,該反應混合物用水洗滌,有機層經無水硫酸鎂干燥。減壓蒸除溶劑得到2.6g所需化合物的粗產物。所得粗產物無需純化即可用于下步反應。2-(b).(R)-(-)-(E)-[4-(2,4-二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化合物(B))的制備
向20ml DMSO中加入1.09g氫氧化鉀,并在水浴冷卻下往其中滴加由750mg 1-氰甲基咪唑和520mg二硫化碳溶于10ml DMSO中制備的溶液,然后在室溫攪拌1小時制備二硫醇鹽溶液。之后在水浴冷卻下,將所得二硫醇鹽溶液滴加到由2.61g(S)-1-[(2,4-二氯苯基)乙烷-1,2-二甲磺酸酯粗產物溶于20ml DMSO制備的溶液中。在室溫攪拌2小時后,將反應混合物傾入冰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用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鎂干燥。減壓蒸除溶劑。殘余物經硅膠柱色譜(AcOEt/正己烷=2/1)純化。所得結晶在乙酸乙酯-正己烷的混合溶劑中重結晶,得到1.2g所需產物,旋光純度為99%對映體過量。在上面的實施例中,旋光純度用旋光活性HPLC柱(Chiralcel OD(注冊商標,Daicel Chemical Industry Ltd.))通過HPLC的面積百分數計算。
參考實施例1(±)-(E)-[4-(2-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的制備采用JP-A-62-93227的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合成,獲得熔點為143.4℃和純度為99.4%的外消旋化合物。
參考實施例2R-(+)-(E)-[4-(2-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化合物(A))的制備將參考實施例1獲得的外消旋化合物(100g)加熱溶于700-800ml丙酮中制備過飽和溶液。往該溶液中加入采用JP-A-2-275877公開的方法得到的10mg旋光活性物質晶種隨后冷至25℃,并放置4-15小時,在該期間用旋光活性柱通過HPLC分析結晶溶液的組成并測定濾點(filtrationpoint)。過濾收集析出的結晶并重復該過程,獲得25g旋光純度為99.0%對映體過量的R-對映體。在上面的實施例中,旋光純度用旋光活性HPLC柱(Chiralcel ODR(注冊商標,Daicel Chemical Industry Ltd.))通過HPLC的面積百分數計算。
制劑實施例1化合物(A)或(B) 10份硬脂酸鎂 10份乳糖 80份將上述成分均勻混合并將混合物制成細粉或細顆粒,得到粉末制劑。
制劑實施例2化合物(A)或(B)50份淀粉 10份乳糖 15份乙基纖維素20份聚乙烯醇 5份水30份將上述成分均勻混合并捏和,然后將混合物磨碎。將所得顆粒過篩,得到顆粒制劑。
制劑實施例3化合物(A)或(B)0.5份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2.5份生理鹽水溶液 97份將上述成分加熱并混合,然后滅菌制得注射液。
制劑實施例4化合物(A)或(B)0.01份0.5%羧甲基纖維素 99.99份將前者懸浮在后者中,得到懸浮液。
制劑實施例5化合物(A)或(B)1份聚乙二醇400 99份將上述成分混合以溶解化合物(A)或(B),得到涂覆用的液體制劑。
制劑實施例6化合物(A)或(B) 2份聚乙二醇400 49份聚乙二醇400049份將上述成分加熱混合以溶解化合物(A)或(B),將得到的混合物冷卻獲得軟膏。
制劑實施例7化合物(A)或(B) 3份1,2-丙二醇 5份硬脂酸甘油酯5份鯨蠟5份肉豆蔻酸異丙酯 10份吐溫4份將上述成分的混合物加熱,然后冷卻,在攪拌下加入68份水,得到霜劑。
制劑實施例8將1份化合物(A)或(B)、5份芐醇、30份乙醇和47份丙二醇混合以溶解化合物(A)或(B)。然后往該溶液中加入含有1份Hiviswako 104(注冊商標,Wako Junyaku Co.,Ltd.)和15份純水的水溶液,得到均勻溶液。之后,攪拌下加入1份二異丙醇胺,獲得凝膠制劑。
制劑實施例9將1份化合物(A)或(B)溶于5份芐醇和5份癸二酸二乙酯中,往其中加入5份鯨蠟醇、6份硬脂醇、1份山梨醇單硬脂酸酯和8份聚氧乙烯單硬脂酸酯,然后加熱到70℃使其溶解。向保持于70℃的所得均勻溶液中加入70℃的純水,然后攪拌下冷卻,得到霜劑組合物。
試驗實施例1體外抗發癬菌屬的活性使用由1%bactopeptone和4%葡萄糖的Sabouraud’s葡萄糖液體培養基,通過兩倍大液體培養基稀釋法測定最低抑制濃度(MIC)。向盛有9.8ml液體培養基的每只試管中加入0.1ml溶于DMSO的試驗化合物和0.1ml分生孢子懸浮液(1×106分生孢子/ml)。在27℃培養7天后,觀察真菌的生長。測定作為防止可見真菌生長的最低藥物濃度MIC。結果如表1所示。
表1MIC(μg)/ml菌株 化合物 化合物 外消旋化合物 外消旋化合物 TBF(A) (B)(A) (B)AIFO 54660.02 0.02 0.040.04 0.02IFO 58090.005 0.0050.010.02 0.01IFO 58100.005 0.0050.010.01 0.005IFO 58110.02 0.01 0.040.04 0.01IFO 59290.01 0.01 0.020.02 0.01TIMM 11890.01 0.01 0.040.02 0.01TIMM 18140.02 0.02 0.040.04 0.01TIMM 18150.02 0.02 0.040.04 0.02TIMM 18170.02 0.01 0.040.02 0.01TIMM 27890.005 0.0025 0.010.01 0.0025BIFO 54670.00130.0025 0.005 0.005 0.005IFO 58070.00250.0025 0.010.01 0.005IFO 58080.00250.0025 0.010.01 0.005IFO 62030.00250.0013 0.005 0.005 0.0025IFO 62040.00250.0025 0.010.01 0.005IFO 91850.00130.0013 0.0025 0.0025 0.0025TIMM 18220.00130.00063 0.005 0.0025 0.0025TIMM 18230.00250.0013 0.010.05 0.0025TIMM 18240.00130.0013 0.005 0.005 0.0013TIMM 18300.00063 0.00063 0.0013 0.0013 0.00063
(注)A須發癬菌B紅色發癬菌TBF(E)-N-(6,6-二甲基-2-庚-4-炔基)-N-甲基-1-萘甲胺鹽酸鹽(通用名特比萘芬)外消旋化合物(A)和(B)分別是化合物(A)和(B)的外消旋混合物。
試驗實施例2化合物(A)對豚鼠實驗性足癬菌病的療效用重量為400-620g的雄性Hartley豚鼠(Japan SLC Inc.)進行感染研究。園紙片(1.5mm厚度×8mm直徑)的一面用一片鋁箔覆蓋,另一面隨意地吸附接種懸浮液。紙片用50μl接種懸浮液(須發癬菌TIMM 2789,1×108分生孢子/ml)浸漬,然后用彈性膠帶固定于動物足底部。感染后第7天取下紙片。從感染后第10天開始,將溶于PEG 400的藥物(0.1ml/孔)局部施用于豚鼠的整個足底部,每天一次,連續施用3天。最后一次治療5天后,從每只豚鼠足底部的皮膚組織和所有動物的相應跗骨取下一小塊(2×2mm)。將從每只足部取下的10塊皮膚放入含抗生素的Sabouraud’s葡萄糖瓊脂培養板中并在27℃培養14天。有真菌生長的皮膚塊被認為是培養陽性,有多于一塊培養陽性皮膚塊的足部(足底部和跗骨)被認為是真菌陽性。另外,根據培養陽性皮膚塊的數量記分評估感染強度。即相應于所取的10塊皮膚中培養陽性的數目分別記為+10,+9,+8,+7,+6,+5,+4,+3,+2,+1或0。通過費希爾恰當概率試驗和Mann-Whitney’s U-檢驗分別進行真菌陽性足比率和平均感染強度的統計學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真菌陽性率 平均感染強度試驗組 陽性足數/總足數 足底部 跗骨0.5%化合物(A)2/10(20)A,B)+0.3A,B)0A,B)1%化合物(A) 0/10(0)A,B,C)0A,B)0A,B)1%外消旋化合物(A)4/10(40)A,B)+0.6A,B)+0.2A,B)未處理組 10/10(100) +7.7 +5.4PEG 400 10/10(100) +7.9 +4.8(注)A未處理的對照組p<0.01BPEG 400處理的對照組P<0.01C1%外消旋化合物(A)處理的對照組p<0.05。
未處理組的真菌陽性率為100%,在所有感染的足部均檢測到真菌。足底部的平均感染強度較高,為+7.7;跗骨為+5.4。因此,表明跗骨的感染程度較足底部低。在PEG 400處理組也獲得的幾乎相同的結果,未觀察到溶劑有治療效果。與未處理組和PEG400處理組相比,1%外消旋化合物(A)處理組顯示出明顯療效,但真菌陽性率仍為40%,足底部和跗骨的平均感染強度分別為+0.6和+0.2,在接種的10只足中有4只檢測到了真菌。在0.5%化合物(A)處理組中,真菌陽性率為20%,表明化合物(A)的療效是1%外消旋化合物(A)的兩倍;在1%化合物(A)處理組中,產生了顯著的療效,所有的感染足均為真菌陰性,即獲得了真菌學上認為的徹底治愈。
由化合物(A)和外消旋化合物(A)的比較結果可清楚地看出化合物(A)的療效顯著高于相同濃度外消旋化合物(A)的療效,即當0.5%化合物(A)和1%外消旋化合物(A)(就活性成分(A.I.)而言,它們的濃度是相同的)相比時,化合物(A)的療效比1%外消旋化合物(A)高兩倍多。由對試驗用的須發癬菌TIMM 2789的MIC可清楚地看出,化合物(A)的體外抗真菌活性是外消旋化合物(A)的4倍,它們對真菌的不同作用還反映在體內感染模型的治療試驗中。
試驗實施例3體外抗白假絲酵母的真菌活性用嗎啉代丙磺酸緩沖至總濃度為0.165M(pH 7.0)的RPMI 1640,通過兩倍大液體培養基稀釋法測定MIC。往平底微滴定板的每孔中吸移100μl酵母細胞混懸液(1-5×103細胞/ml)和100μl含化合物的培養基。在35℃培養48小時后,在630nm測定每孔的濁度。測定抑制對照真菌生長達80%(如測量濁度增加)的最低藥物濃度為MIC。結果如表3所示。
表3MIC(μg/ml)菌株 化合物 化合物 外消旋化合 外消旋化TBFFCZ(A)(B)合物(A) 合物(B)IFO 0197 0.0625 0.0625 0.25 0.125>32.0 0.25IFO 0579 0.0313 0.0313 0.0625 0.0625 >32.0 0.125IFO 1269 0.0625 0.0625 0.1250.0625 4.0 0.25IFO 1270 0.250.251.0 0.25 >32.0 0.25IFO 1385 0.0625 0.0625 0.25 0.125>32.0 0.25IFO 1386 0.125 0.125 0.25 0.25 >32.0 0.5TIMM 3163 4.0 16.016.0 >32.0 >32.0 16.0TIMM 3164 0.250.5 0.5 0.5 >32.0 2.0TIMM 3165 2.0 2.0 4.0 4.0 >32.0 >32.0TIMM 3166 1.0 1.0 2.0 4.0 >32.0 8.0(注)FCZ2-(2,4-二氟苯基)-1,3-雙-(1H-1,2,4-三唑-1-基)-2-丙醇(通用名氟康唑)試驗實施例4化合物(B)抗煙曲霉的體外真菌活性使用cacitone瓊脂通過兩倍瓊脂稀釋法測定MIC,所示casitone瓊脂組成為0.9%bacto-casitone、1%bacto-酵母提取物、2%葡萄糖、0.1%KH2PO4、0.1%Na2HPO4、1%Na3C6H5O7和1.6%瓊脂。將每份接種物菌環量劃線接種到含有化合物的瓊脂平板上,在35℃培養48小時后觀察真菌的生長。測定防止可見真菌生長的最低藥物濃度MIC。結果如表4所示。
表4MIC(μg/ml)菌株化合物 化合物 外消旋化 外消旋化 TBZITZ(A) (B) 合物(A) 合物(B)TIMM 0063 0.00063 0.00063 0.0013 0.00131.28 0.04TIMM 0078 0.00063 0.00063 0.0013 0.00131.28 0.04TIMM 1728 0.0013 ≤0.00031 0.0013 0.00063 1.28 0.08TIMM 1767 0.0013 0.00063 0.0025 0.00131.28 0.08(注)ITZ(±)-1-仲丁基-4-[對-[4-[對-[[2R”,4S”]-2-(2,4-二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氧雜環戊烷-4-基]甲氧基]苯基]-1-哌嗪基]苯基-Δ2-1,2,4-三唑啉-5-酮(通用名依曲康唑)
權利要求
1.藥用組合物,它含有下式(I)表示的R-(+)-(E)-[4-(2-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或R-(-)-(E)-[4-(2,4-二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或它們的可藥用鹽作為活性成分,以及可藥用載體或稀釋劑,
其中R表示氫原子或氯原子。
2.權利要求1的藥用組合物,其中活性成分是R-(+)-(E)-[4-(2-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或其可藥用鹽。
3.權利要求1的藥用組合物,其中活性成分是R-(-)-(E)-[4-(2,4-二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或其可藥用鹽。
4.R-(-)-(E)-[4-(2,4-二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或其鹽。
5.制備下式(B)表示的R-(-)-(E)-[4-(2,4-二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的方法
該方法包括將下式(II)表示的具有旋光活性的甘醇衍生物或其等同物與下式(III)表示的二硫醇鹽反應
式II中X1和X2相同或不同,各自表示甲磺酰氧基、苯磺酰氧基、對甲苯磺酰氧基或鹵原子,
式III中M表示堿金屬原子。
6.預防或治療真菌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給需此預防或治療的人或動物施用藥學上有效量的下式(I)表示的R-(+)-(E)-[4-(2-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或R-(-)-(E)-[4-(2,4-二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或它們的可藥用鹽;和任選的可藥用載體或稀釋劑,
其中R表示氫原子或氯原子。
7.權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給患者施用的是R-(+)-(E)-[4-(2-二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或其可藥用鹽。
8.權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給患者施用的是R-(-)-(E)-[4-(2,4-二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或其可藥用鹽。
9.下式(I)表示的R-(+)-(E)-[4-(2-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或R-(-)-(E)-[4-(2,4-二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或它們的可藥用鹽在制備藥用組合物中的應用,
其中R表示氫原子或氯原子。
10.R-(+)-(E)-[4-(2-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或其可藥用鹽在制備藥用組合物中的應用。
11.R-(-)-(E)-[4-(2,4-二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或其可藥用鹽在制備藥用組合物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可用作藥物的R-(+)-(E)-[4-(2-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R-(-)-(E)-[4-(2,4-二氯苯基-1,3-二硫雜環戊烷-2-亞基]-1-咪唑基乙腈和它們的可藥用鹽。還公開了制備它們的方法和使用它們治療真菌病的方法。
文檔編號A61P31/10GK1194582SQ96196659
公開日1998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1996年7月5日 優先權日1995年7月8日
發明者児玉浩宜, 庭野吉己, 金井和夫, 吉田正德 申請人:日本農藥株式會社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專利名稱:硬脊膜及神經根牽開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骨科脊柱手術專用器械,特別是一種硬脊膜及神經根牽開器。現有的用于硬脊膜及神經根牽開的主要有神經剝離器及神經根拉鉤,神經剝離器由手持部、神經牽開部彎端、神經牽開部直端三部分組
- 專利名稱:魚腥草有效部位及其提取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植物魚腥草的有效部位提取物、提取方法和其在制備抗腫瘤藥物方面的應用。背景技術:魚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為三白
- 一種注藥按摩錘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注藥按摩錘,包括錘頭和錘柄,所述錘頭為圓形,錘頭的外圓周面上設置有連接部,所述錘柄螺紋連接于該連接部內,所述錘柄遠離錘頭的一端設置有吊環,所述吊環與錘柄為一體式,所述錘頭的內部具有空腔
- 專利名稱:子宮內裝置、其生產方法以及將活性因子置于子宮腔內的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一般性涉及子宮內裝置(intrauterine device)且特別是出于治療目的將因子(element)置于子宮腔內的方法。子宮腔是一個解剖學位置,不容易直接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性疾病的速效性疾靈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的說是治療性疾病的中藥制劑。背景技術:西醫認為性病是由螺旋菌引發,耗損于皮表,屬皮膚科范疇。歷代均有此病,不僅外生殖器發生病變,還能侵犯重要的內臟器官,波及
- 專利名稱:醫用洗頭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醫療護理裝置,是為病人方便而研制的床邊洗頭工具車。目前,給不能自理的病人洗頭沒有任何裝置和器具都靠護理人員拿著,大水壺,水桶臨時想辦法。例如用棉墊、做成馬蹄形墊于病人頭下,用水桶接著水
- 專利名稱:一種踏板折轉機構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踏板折轉機構。背景技術:對于輪椅等一些特殊用途的座椅上往往要求其上的腳踏板在某些情況下能夠這些起來,最好是結構簡單、易操作,以最大限度地方便于使用者。發明內容本發明的是提供一種結構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癥,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
- 專利名稱:一種蘆薈含片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保健品領域,具體的講是指一種蘆薈含片。背景技術:含片的主要目的是使其在局部發生持久的藥效,因此應將含片夾在舌底、齦頰溝或近患處,待其自然溶化分解;它可以直接作用在咽部,從而達到抑菌、殺菌、
- 一種螺形植牙結構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形植牙結構。它包括種植體(1)、基臺(2)和義齒(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臺(2)直接固定于所述種植體(1)上端,且基臺(2)內設有通孔(4),該通孔(4)內有彈簧(5),彈簧(5)
- 專利名稱:用于智能護理機的可拆卸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智能護理機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用于智能護理機的可拆卸檢測裝置。背景技術:隨著全球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醫院、療養院、康復中心及敬老院中需要專業的護理 人員進行看護的老年人逐年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慢性肝病的藥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肝病的藥物,特別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肝病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 慢性肝病,是危害人們健康的常見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為此,許多專利文獻公開了各自的技術,以滿足人們的需
- 一種理療電極電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理療電極電連接結構,其特征是:設置電極接頭與電極片之間的連接扣是采用永磁片與導磁金屬片吸附貼合的連接形式,電極接頭與電極片之間的電連接形成在連接扣吸附貼合的貼合面上。本實用新型
- 一種護理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護理床,屬于醫療器械領域。該護理床包括床板,在床板的一端設置有枕頭,在遠離枕頭的床板的另一端設置有活動桌;在床板的外側設置有滑動軌道,所述的活動桌由支桿與床板上的滑動軌道連接,支桿通過伸縮桿
- 專利名稱:氨基多糖用于制備治療或修復皮膚創傷的藥物或敷料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氨基多糖,特別是氨基多糖中的羧甲基殼聚糖或羧甲基甲殼素在制備治療皮膚燒傷、燙傷、皮膚潰瘍、皮膚機械創傷等皮膚創傷藥物或制備保護和修復皮膚燒傷、燙傷、皮
- 一種回轉式蒸煮浸潤罐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回轉式蒸煮浸潤罐,包括罐體和罐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左箱體和右箱體;所述左箱體與罐體之間設置有左半軸,左半軸上設置有到導向孔,并且在左箱體上設置有中間罐,中間罐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外洗液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外洗液。背景技術:痤瘡是一種多發于青春期男女的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疾病,主要發生于青年男女的面部及胸背部,形成粉刺、丘疹、膿皰、結節
- 專利名稱:用于治療精神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種生物學、心理學以及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下,大腦功能失調,導致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
- 腦脊液定位分流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腦脊液定位分流裝置,其技術方案是:定位殼體的內面為內凹形結構,定位殼體的中間為環空結構,定位殼體的兩側通過固定帶連接,所述的固定帶通過鎖扣連接,定位殼體上環空結構的內部設有分流定位套,
- 專利名稱:林可霉素-慶大霉素復方注射液的制備方法及其產品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射液的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林可霉素-慶大霉素復方 注射液的制備方法及由該方法制備得到的產品,屬于注射制劑領域。背景技術:慶大霉素又稱正泰霉素,是放
- 專利名稱::含有2-甲基-1,3-丙二醇的透明美容棒劑組合物的制作方法背景技術::本發明涉及透明的美容棒劑(stick)組合物,特別涉及具有改進的透明度和穩定性的除臭棒劑組合物。含有一元醇和或多元醇、皂類膠凝劑以及選擇性地含有水以及一種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