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一種雙黃連泡騰片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雙黃連泡騰片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中藥制藥領域,更具體是涉及一種雙黃連泡騰片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原雙黃連口服液用于外感風熱所致感冒,癥見發熱、咳嗽、咽痛,其療效很好,很受廣大患者的歡迎,市場銷售量較大。但口服液在運輸、攜帶等方面均不方便,口感亦不好;而且液體制劑往往穩定性較差,還有可能染菌產酸產氣而引起爆炸等問題,限制了對其的使用。雙黃連泡騰片是將原劑型雙黃連口服液經劑改而成的。
口服泡騰片是以泡騰劑為崩解劑的新型速釋片劑,具有既可泡騰溶解于熱水,又可泡騰溶解于冷水后直接服用的優點,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而且口感好,特別適宜于小孩、老人服用。將雙黃連口服液改成泡騰片既可保持原劑型易于口服、吸收迅速的特點,同時又由于其為固體制劑,運輸、攜帶方便,質量穩定,克服了原制劑保存、攜帶不便的缺點,符合中藥制劑現代化的要求,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中藥泡騰片中藥物浸膏所占比重很大,難點在于藥物浸膏粉和藥用輔料種類及比例的選擇,選擇了合適的輔料和恰當的比例,能減少輔料用量,制備工藝簡單,易成型,不易吸濕,泡騰速度快,泡騰效果好,泡騰后藥液澄清度好,無顆粒。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中藥泡騰片不易成型,崩解慢,澄清度不好,穩定性差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主藥、輔料種類配比合理,成型好,穩定性好,崩解后澄清度好的雙黃連泡騰片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施。
本發明的一種雙黃連泡騰片,它由雙黃連浸膏粉、酸劑、堿劑、甜味劑、填充劑、潤滑劑組成,各組分的重量份為雙黃連浸膏粉30.4-34.9份,酒石酸28-32.4份,碳酸氫鈉31.1-35.6份,填充劑0-5份,潤滑劑0.5-1份,甜味劑0.5-2份。
其中所述的雙黃連浸膏粉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銀花1 黃芩1 連翹2甜味劑選自甜葉菊甙、甜菜堿、阿斯帕坦的一種,優選為阿斯帕坦;填充劑選自乳糖、甘露醇、木糖醇中的一種,優選為甘露醇、木糖醇;潤滑劑選自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硬脂酸鎂中的一種。
它的制備方法可以是主要包括下列工藝步驟(1)黃芩切片,加水10倍量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三次各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并在80℃時加入2mol/L鹽酸溶液適量調節pH值至1.0-2.0,保溫1小時,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用2mol/L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0,60℃保溫30分鐘,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0,揮盡乙醇備用。
(2)金銀花、連翹加水10倍量溫浸半小時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70-80℃測定為1.20-1.25,冷至40℃時緩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殘渣加75%乙醇適量,攪勻,靜置12小時,濾過,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入黃芩提取物,并加水適量,以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攪勻,4-8℃冷藏7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稠膏,干燥,粉碎成細粉,得雙黃連浸膏粉。
(3)處方中所用輔料均80℃烘干,過篩備用;將雙黃連浸膏粉與酒石酸、碳酸氫鈉、甜味劑、填充劑按上述泡騰片各組分的份數進行配比優選,以確定最佳配方。填充劑用來調節總量,甜味劑用來改善口感,潤滑劑在壓片時起到助流和潤滑作用。
以下是雙黃連泡騰片配方篩選實驗一、酸劑和堿劑的選擇在泡騰劑的選擇中,碳酸氫鈉作為碳源,用量少,產氣量大,本發明采用碳酸氫鈉作為碳源。由于中藥浸膏粉易吸潮,粘性大,所以酸源的選擇很重要。稱取一定量的藥粉和酸、堿混和均勻,用無水乙醇制粒,進行不同制劑成型配方篩選,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制劑成型酸堿配方篩選
結果表明配方1的效果較好,即泡騰劑優選酒石酸作為酸源,碳酸氫鈉作為碳源。
二、藥粉、泡騰劑配比篩選中藥泡騰片中對泡騰片質量影響最大的為泡騰劑與藥物比例及泡騰劑中酸堿比例,為篩選配方,以上述配方1為基礎,按泡騰劑所占片重的比例和泡騰劑中酸堿比例為因素進行試驗。
試驗方法分別取不同量的藥粉及不同配比的酸堿(配方總量為45g),混和均勻,用無水乙醇制粒,干燥,壓片,結果見表2。
表2 藥粉、泡騰劑配比篩選表
綜合比較,泡騰效果1、2、3、4、5、6、7、8均可,2、3配方發泡量適中,崩解較快。以2、3配方為基礎進一步摸索。
三、泡騰劑用量篩選根據上述試驗結果知,本發明泡騰片不用填充劑即可成型,考慮到生產中不同批次中藥材出膏率有差異,需有0-5%填充劑空間調節總量,同時為改善口感,可加入0.5-2%的甜味劑,為增加壓片時顆粒的流動性,可加入0.5-1%的潤滑劑。
試驗方法每組試驗均按100片投料,稱取處方干膏粉143g,加入不同量的酒石酸、碳酸氫鈉和適量填充劑、甜味劑混勻,用無水乙醇制粒、干燥,加入潤滑劑,混勻,壓片,每片重4.5g/片,結果見下表,表中藥粉、酸、堿的用量為每片中的用量。
表3 泡騰劑用量篩選表
表3試驗結果表明,泡騰劑中酸堿的最佳用量為碳酸氫鈉1.40-1.60g/片,酒石酸1.26-1.46g/片,二者在雙黃連泡騰片中最佳重量份分別為碳酸氫鈉31.1-35.6;酒石酸28-32.4。
四、成型工藝穩定性考察為了考察成型工藝的穩定性,我們將雙鋁復合薄膜包裝的泡騰片置于40℃、相對濕度為75%的恒溫恒濕箱中,放置1個月,取出,測定其試驗前后的外觀性狀、泡騰時間變化,結果見表7。
表4 加速試驗前后對比結果
結果表明加速試驗前后該藥在外觀顏色、物理性狀、泡騰時間等方面均無明顯變化,說明該藥基本穩定,成型工藝合理。
本發明的雙黃連泡騰片主藥、輔料組成與配比選擇合理,泡騰效果好,泡騰后藥液澄清度好。按本發明制得的雙黃連泡騰片制備工藝簡單,質量穩定。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通過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按照雙黃連泡騰片中各原料所占份數,取以下處方量原料(按克數計)備用金銀花3750g 黃芩3750g 連翹7500g雙黃連泡騰片制備方法包括下列工藝步驟(1)黃芩切片,加水10倍量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三次各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并在80℃時加入2mol/L鹽酸溶液適量調節pH值至1.0-2.0,保溫1小時,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用2mol/L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0,60℃保溫30分鐘,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0,揮盡乙醇備用。
(2)金銀花、連翹加水10倍量溫浸半小時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70-80℃測定為1.20-1.25,冷至40℃時緩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殘渣加75%7乙醇適量,攪勻,靜置12小時,濾過,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入黃芩提取物,并加水適量,以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攪勻,4-8℃冷藏7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稠膏,干燥,粉碎成細粉,得雙黃連浸膏粉1432g。
(3)處方中所用輔料均80℃烘干,過篩備用;將處方量雙黃連浸膏細粉1432g、酒石酸1432g、碳酸氫鈉1432g、阿斯帕坦90g、木糖醇91.5g混勻,用無水乙醇制粒,干燥,加入硬脂酸鎂22.5g混勻,壓制成1000片,即得。
實施例2按照雙黃連泡騰片中各原料所占份數,取與實施例1相同的處方量原料(按克數計)備用雙黃連泡騰片制備方法包括下列工藝步驟(1)黃芩切片,加水10倍量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三次各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并在80℃時加入2mol/L鹽酸溶液適量調節pH值至1.0-2.0,保溫1小時,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用2mol/L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0,60℃保溫30分鐘,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0,揮盡乙醇備用。
(2)金銀花、連翹加水10倍量溫浸半小時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70-80℃測定為1.20-1.25,冷至40℃時緩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殘渣加75%乙醇適量,攪勻,靜置12小時,濾過,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入黃芩提取物,并加水適量,以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攪勻,4-8℃冷藏7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稠膏,干燥,粉碎成細粉,得雙黃連浸膏粉。
(3)處方中所用輔料均80℃烘干,過篩備用;將處方量雙黃連浸膏細粉1368g、酒石酸1260g、碳酸氫鈉1602g、甜葉菊甙22.5g、甘露醇225g混勻,用無水乙醇制粒,干燥,加入PEG6000 22.5g混勻,壓制成1000片,即得。
實施例3按照雙黃連泡騰片中各原料所占份數,取與實施例1相同的處方量原料(按克數計)備用雙黃連泡騰片制備方法包括下列工藝步驟(1)黃芩切片,加水10倍量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三次各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并在80℃時加入2mol/L鹽酸溶液適量調節pH值至1.0-2.0,保溫1小時,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用2mol/L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0,60℃保溫30分鐘,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0,揮盡乙醇備用。
(2)金銀花、連翹加水10倍量溫浸半小時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70-80℃測定為1.20-1.25,冷至40℃時緩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殘渣加75%乙醇適量,攪勻,靜置12小時,濾過,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入黃芩提取物,并加水適量,以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攪勻,4-8℃冷藏7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稠膏,干燥,粉碎成細粉,得雙黃連浸膏粉。
(3)處方中所用輔料均80℃烘干,過篩備用;將處方量雙黃連浸膏細粉1485g、酒石酸1291g、碳酸氫鈉1573g、甜菜堿45g、乳糖61g混勻,用無水乙醇制粒,干燥,加入PEG400045g混勻,壓制成1000片,即得。
實施例4按照雙黃連泡騰片中各原料所占份數,取與實施例1相同的處方量原料(按克數計)備用雙黃連泡騰片制備方法包括下列工藝步驟(1)黃芩切片,加水10倍量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三次各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并在80℃時加入2mol/L鹽酸溶液適量調節pH值至1.0-2.0,保溫1小時,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用2mol/L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0,60℃保溫30分鐘,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0,揮盡乙醇備用。
(2)金銀花、連翹加水10倍量溫浸半小時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70-80℃測定為1.20-1.25,冷至40℃時緩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殘渣加75%乙醇適量,攪勻,靜置12小時,濾過,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入黃芩提取物,并加水適量,以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攪勻,4-8℃冷藏7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稠膏,干燥,粉碎成細粉,得雙黃連浸膏粉。
(3)處方中所用輔料均80℃烘干,過篩備用;將處方量雙黃連浸膏細粉1571g、酒石酸1314g、碳酸氫鈉1552g、阿斯帕坦29g混勻,用無水乙醇制粒,干燥,加入硬脂酸鎂34g混勻,壓制成1000片,即得。
實施例5按照雙黃連泡騰片中各原料所占份數,取與實施例1相同的處方量原料(按克數計)備用雙黃連泡騰片制備方法包括下列工藝步驟(1)黃芩切片,加水10倍量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三次各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并在80℃時加入2mol/L鹽酸溶液適量調節pH值至1.0-2.0,保溫1小時,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用2mol/L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0,60℃保溫30分鐘,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0,揮盡乙醇備用。
(2)金銀花、連翹加水10倍量溫浸半小時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70-80℃測定為1.20-1.25,冷至40℃時緩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殘渣加75%乙醇適量,攪勻,靜置12小時,濾過,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入黃芩提取物,并加水適量,以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攪勻,4-8℃冷藏7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稠膏,干燥,粉碎成細粉,得雙黃連浸膏粉。
(3)處方中所用輔料均80℃烘干,過篩備用;將處方量雙黃連浸膏細粉1470g、酒石酸1344g、碳酸氫鈉1522g、甜葉菊甙26g、甘露醇113g混勻,用無水乙醇制粒,干燥,加入硬脂酸鎂25g混勻,壓制成1000片,即得。
實施例6按照雙黃連泡騰片中各原料所占份數,取與實施例1相同的處方量原料(按克數計)備用雙黃連泡騰片制備方法包括下列工藝步驟(1)黃芩切片,加水10倍量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三次各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并在80℃時加入2mol/L鹽酸溶液適量調節pH值至1.0-2.0,保溫1小時,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用2mol/L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0,60℃保溫30分鐘,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0,揮盡乙醇備用。
(2)金銀花、連翹加水10倍量溫浸半小時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70-80℃測定為1.20-1.25,冷至40℃時緩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殘渣加75%乙醇適量,攪勻,靜置12小時,濾過,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入黃芩提取物,并加水適量,以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攪勻,4-8℃冷藏7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稠膏,干燥,粉碎成細粉,得雙黃連浸膏粉。
(3)處方中所用輔料均80℃烘干,過篩備用;將處方量雙黃連浸膏細粉1520g、酒石酸1370g、碳酸氫鈉1490g、甜菜堿30g、甘露醇45g混勻,用無水乙醇制粒,干燥,加入硬脂酸鎂45g混勻,壓制成1000片,即得。
實施例7按照雙黃連泡騰片中各原料所占份數,取與實施例1相同的處方量原料(按克數計)備用雙黃連泡騰片制備方法包括下列工藝步驟(1)黃芩切片,加水10倍量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三次各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并在80℃時加入2mol/L鹽酸溶液適量調節pH值至1.0-2.0,保溫1小時,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用2mol/L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0,60℃保溫30分鐘,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0,揮盡乙醇備用。
(2)金銀花、連翹加水10倍量溫浸半小時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70-80℃測定為1.20-1.25,冷至40℃時緩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殘渣加75%乙醇適量,攪勻,靜置12小時,濾過,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入黃芩提取物,并加水適量,以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攪勻,4-8℃冷藏7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稠膏,干燥,粉碎成細粉,得雙黃連浸膏粉。
(3)處方中所用輔料均80℃烘干,過篩備用;將處方量雙黃連浸膏細粉1448g、酒石酸1400g、碳酸氫鈉1460g、阿斯帕坦36g、乳糖116g混勻,用無水乙醇制粒,干燥,加入PEG400040g混勻,壓制成1000片,即得。
實施例8按照雙黃連泡騰片中各原料所占份數,取與實施例1相同的處方量原料(按克數計)備用雙黃連泡騰片制備方法包括下列工藝步驟(1)黃芩切片,加水10倍量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三次各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并在80℃時加入2mol/L鹽酸溶液適量調節pH值至1.0-2.0,保溫1小時,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用2mol/L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0,60℃保溫30分鐘,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0,揮盡乙醇備用。
(2)金銀花、連翹加水10倍量溫浸半小時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70-80℃測定為1.20-1.25,冷至40℃時緩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殘渣加75%乙醇適量,攪勻,靜置12小時,濾過,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入黃芩提取物,并加水適量,以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攪勻,4-8℃冷藏7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稠膏,干燥,粉碎成細粉,得雙黃連浸膏粉。
(3)處方中所用輔料均80℃烘干,過篩備用;將處方量雙黃連浸膏細粉1455g、酒石酸1460g、碳酸氫鈉1400g、阿斯帕坦39g、木糖醇103g混勻,用無水乙醇制粒,干燥,加入硬脂酸鎂43g混勻,壓制成1000片,即得。
權利要求
1.一種雙黃連泡騰片,其特征在于該泡騰片由下列重量份的組分組成雙黃連浸膏粉30.4-34.9份, 酒石酸28-32.4份,碳酸氫鈉31.1-35.6份,填充劑0-5份,潤滑劑0.5-1份,甜味劑0.5-2份。
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黃連泡騰片,其特征在于甜味劑選自甜葉菊甙、甜菜堿、阿斯帕坦的一種;填充劑選自乳糖、甘露醇、木糖醇中的一種,潤滑劑選自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硬脂酸鎂中的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黃連泡騰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雙黃連浸膏粉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銀花1 黃芩1 連翹2。
4.根據權利要求1、2、3所述的雙黃連泡騰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工藝步驟(1)黃芩切片,加水10倍量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三次各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并在80℃時加入2mol/L鹽酸溶液適量調節pH值至1.0-2.0,保溫1小時,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用2mol/L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0,60℃保溫30分鐘,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0,揮盡乙醇備用。(2)金銀花、連翹加水10倍量溫浸半小時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70-80℃測定為1.20-1.25,冷至40℃時緩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殘渣加75%乙醇適量,攪勻,靜置12小時,濾過,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入黃芩提取物,并加水適量,以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攪勻,4-8℃冷藏7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稠膏,干燥,粉碎成細粉,得雙黃連浸膏粉。(3)處方中所用輔料均80℃烘干,過篩備用;將雙黃連浸膏粉與酒石酸、碳酸氫鈉、甜味劑、填充劑混勻,用無水乙醇制粒,干燥,加入潤滑劑混勻,壓片,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黃連泡騰片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本泡騰片由雙黃連浸膏粉、酸劑、堿劑、甜味劑、填充劑、潤滑劑組成。本發明輔料種類、用量和主藥配比合理,制備工藝簡單,泡騰片質量穩定,泡騰效果好。本發明是一種生物利用度高,起效迅速、服用方便、口感好、質量穩定、且運輸、攜帶方便的雙黃連泡騰片及其制備方法。
文檔編號A61P29/00GK1733052SQ20051009872
公開日2006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7日
發明者張保獻 申請人:北京因科瑞斯生物制品研究所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清潔導尿包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清潔導尿包,包括:導尿包,在所述導尿包內設有管腔和潤滑腔;其中所述管腔與所述潤滑腔連通;導尿管,所述導尿管設置在所述管腔內,在所述導尿管的一端還設有保護殼;以及潤滑液囊,所述潤滑液囊設置在所述潤滑腔
- 專利名稱:一種酶調控的納米超分子囊泡的制備方法及應用的制作方法一種酶調控的納米超分子囊泡的制備方法及應用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納米超分子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酶調控的納米超分子囊泡的制備方法及應用。背景技術:刺激響應囊泡因其在化學、生物和材
- 專利名稱:除臭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人們日常生活中除臭保鮮、防腐保健的一種永久除臭劑。目前,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食物、水源、蔬菜、水果、鮮產品的保鮮、防腐、除臭一直無理想的解決辦法。如電子除臭劑用于冰箱冰柜保鮮需要消耗電能,若停電則失
- 專利名稱:一種有效治療失眠的藥酒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藥酒,具體地說是一種有效治療失眠的藥酒。背景技術: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工作、生活的壓力逐漸增大,出現了大量的失眠人群, 表現為失眠、健忘、頭痛等。據陸亞文等的調查研究表明
- 急救連接管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急救連接管,包括五個依次連接的導通單體;所述導通單體包括導通單體外殼和塞體;位于首部的導通單體的第一水平導通管連接第一連接管,第一連接管端部連接第一連接頭;位于尾部的導通單體的第二水平導通
- 專利名稱:丹參消脂鎮痛丸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高脂血癥是常見的多發病之一,長期以來,在西醫和其他藥物都不能治愈高脂血病癥的情況下,申請人對高脂血病進行探索研究,并通過長期臨床實踐發明了治療高脂血癥的新技術一丹參消脂鎮痛丸,丹參消脂鎮痛丸的發明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銀屑病的膠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一種中藥,特別涉及一種治療銀屑病的中成藥。背景技術: 銀屑病又稱牛皮癬,傳統中醫稱之為“白疣”,是以紅斑覆有銀白色鱗屑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慢性增殖性皮膚病,其發病率國際上統計為1-
- 專利名稱:L-α-甘油磷酰膽堿注射液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射液組合物領域,尤其涉及一種L-α -甘油磷酰膽堿注射液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甘油磷酰膽堿可稱得上是膽堿中的“運輸者”以及磷酸鹽膽堿中的“急先鋒”。它具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內皮細胞功能障礙性血管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血管疾病的藥物,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內皮細胞功能障礙性血管病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血管內皮細胞裱襯在血管內壁,為血流提供光滑表面,起屏障作用,調節血管
- 專利名稱:腫瘤壞死α因子信號的調節因子的制作方法相關的申請本申請要求了中請號為60203,784的美國臨時申請和申請號為60205,213的美國臨時申請的優先權,其中申請號為60203,784的美國臨時申請是于2000年5月12日的提交的,
- 一種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包括:長條形的鋼板本體及自鋼板本體的一端延伸的圓形頭部,所述鋼板本體的自由末端呈圓形設置,所述鋼板本體與頭部的連接處設有觀察孔,所述鋼板本體的一側設有數
- 專利名稱:一種穴位衣服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穴位衣服。 背景技術:中國中醫博大精深,其中穴位按摩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利用對人體各穴位按摩保健使人感覺身心舒服,但這一前提是基于對各穴位的正確認識,人體上有409個穴位,其中72
- 一種腹部磁療按摩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磁療效果,同時又具有按摩效果的腹部磁療按摩器。該腹部磁療按摩器通過電機帶動大齒輪轉動,通過大齒輪的轉動帶動了按摩盤的轉動,按摩盤的轉動帶動按摩轉圈圍繞按摩盤中心轉動,而按摩轉圈
- 隔膜型女用蠶絲避孕套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隔膜型女用蠶絲避孕套,其可使得女用避孕套更為實用,其包括絲綢袋體、彈性隔膜以及外環圈,所述絲綢袋體的材質為用于人造血管的天然桑蠶絲綢織物,分為露出陰道口段和伸入陰道段,且露出陰道口段和伸入陰道段
- 專利名稱:多功能體溫計收集盒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材,具體地講是一種多功能體溫計收集盒。 背景技術: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是機體內在活動的客觀反映,是判斷機體健康狀態的基本依據和指標,臨床稱之為生命體征,生命體征的監測是臨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肺失宣降型蛋白尿的湯劑藥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即一種治療肺失宣降型蛋白尿的湯劑藥物。背景技術:蛋白尿為尿中出現大量蛋白質現象的一種疾病,它是腎臟疾患常見的臨床癥狀,無論是原發性或繼發性腎小球疾病都會
- 專利名稱::一種具有生理活性的核肽復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從海產螺中提取制備天然的生理活性的核肽復合物,以及該復合物的制備方法與在醫藥方面的應用,屬于生物醫藥技術領域:。技術背景男性自50歲開始,隨著年齡
- 專利名稱:一種生脈大容量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藥品領域,涉及一種以中藥紅參、麥冬、五味子為原料的生脈大容量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生脈散方(人參、麥冬、五味子)來源于《內外傷辨惑論·卷之中暑傷胃氣論》,中醫傳統用生脈散
- 專利名稱::敷貼穴位處治療咳喘的藥膏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公開一種可敷貼在穴位處治療咳喘的中成藥膏。祖國醫學的″咳喘″癥概括了現代醫學的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以及多種呼吸系統疾患所致的咳喘癥狀。隨著人口的增多,環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骨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骨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炎,一般認為是慢性進行性退化性疾病,以軟骨的慢性磨損為特點,常在中老年發病,在疾病的初期,沒有明顯的癥狀,或
- 專利名稱:一類具有新型結構的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類奇墩果酸衍生物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制備方法、含有這些衍生物的藥用組合物以及它們的醫藥用途,特別是在制備抗炎、抗腫瘤和抗心血管疾病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