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分類
最新文章
- 一種具有抗疲勞和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鹿茸酒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雙輥藥丸造粒的制造方法
- 表達禽腦脊髓炎病毒vp1蛋白重組菌的構建的制作方法
- 用于治療眼疾病的藥物制劑的制作方法
- 消疳健兒散的制作方法
- 靜脈配藥裝置制造方法
- 帶有液晶顯示的磁致伸縮牙科綜合治療儀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雀斑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益智早教奶瓶的制作方法
- 用于手術器械的電池彈出設計的制作方法
- 一種阿齊沙坦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修復型護手霜的制備方法
- 用于大輸液軟袋的接口組件的制作方法
- 制備整合酶抑制劑的方法和中間體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眩暈的中藥配方的制作方法
- 膝關節(jié)屈曲矯形器的制作方法
- 用于鼻腔的微型清洗器的制造方法
- 用于ct引導下穿刺的激光定位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治療頭暈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黃素成份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覺心中悸動,甚至不能自主的一類癥狀。發(fā)生時, 患者自覺心跳快而強,并伴有心前區(qū)不適感。屬祖國醫(yī)學“驚悸”和“怔仲”的范疇。本病癥可見于多種疾病過程中,多與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并存,凡各種原因引起心臟搏動頻率、節(jié)律發(fā)生異常,均可導致心悸。祖國醫(yī)學對本病研究歷史悠久,經(jīng)驗豐富,屬于“心悸”、“怔忡”范疇,多因體質、飲食、七清、藥食不當?shù)?,引起氣血陰陽虧虛,心神失養(yǎng)或痰、飲、火、瘀擾亂于心,心神不寧。病人自覺心神不安,心中悸動,不能自主,并常伴胸悶、氣短、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癥狀。本病癥可見于多種疾病過程中,多與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并存,凡各種原因引起心臟搏動頻率、節(jié)律發(fā)生異常,均可導致心悸。臨床資料顯示,83.0%的猝死患者伴有該病。因此,積極防治心律失常,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現(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臨床診斷雖較易,但其治療和評價預后則較難。隨著醫(yī)學的進步,目前介入治療雖可能完全消融掉異位起搏點, 但因患者年齡多趨于老化,風險及治療成本增大,故大多數(shù)患者不能適用,所以目前抗心律失常藥物仍是治療的主線。但由于抗心律失常西藥本身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其能夠抑制心臟正常生理活動功能的潛在危險,故其臨床耐受性、依從性較差;加之電生理作用單一, 故其應用范圍也受到一定限制。目前,現(xiàn)有技術中缺乏對心悸療效較好的藥物,國內醫(yī)藥市場同類藥物較少。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本發(fā)明立足于祖國醫(yī)學辯證論治,從整體調節(jié)入手,滋心陰、清心火、安心神;使患者心神安定,律復身安。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種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黃連9 15份,苦參 9 15份,當歸12 18份,生地黃15 18份,酸棗仁30 45份,柏子仁15 30份。所述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可以制成臨床上常用的各種劑型,如片劑、顆粒劑、膠囊劑、丸劑等。所述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為(1)取黃連、苦參、生地黃、當歸、酸棗仁、柏子仁,分別加水煎煮,加水量為藥材質量的8 12倍,提取1 3次,每次1 2小時,收集揮發(fā)油;(2)合并上述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9 1. 20 (600C )的浸膏;(3)向浸膏中加入95%乙醇(體積質量分數(shù))至含醇量為60% (體積質量分數(shù)), 靜置M小時;取上清液,濾過,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以上(60°C)的稠膏;(4)將濃浸膏在60 80°C下減壓干燥,粉碎過80目篩,得藥物粉末,添加常規(guī)的藥物輔料,制成片劑、顆粒劑、膠囊劑或丸劑。比如,制備顆粒劑時,加入5% (藥物粉末質量的5%)糊精混勻后干法制粒,整粒,得顆粒制劑。制備膠囊劑時,將顆粒劑裝入膠囊即可。本發(fā)明的組方中,黃連、苦參、當歸和生地黃共為君臣藥,酸棗仁和柏子仁共為佐使藥,各原料的藥效如下黃連其味苦,性寒,歸心、肝等經(jīng)。功效為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黃連善清心經(jīng)之火,是“瀉心火”的常用藥;《本草新編》曰“黃連入心與胞絡,最瀉火,亦能入肝,大約同引經(jīng)之藥,俱能入之,而入心尤專任也”;《注解傷寒論》中指出黃連可“導瀉心下之虛熱”;《珍珠囊》曰“黃連其用有四瀉心臟火一也……”,且稱其可“除陽有余,涼心去熱”。苦參其味苦,性寒,歸心、肝等經(jīng)。功效為清熱燥濕,祛風殺蟲,利尿。《本草經(jīng)百種錄》稱苦參“專治心經(jīng)之火,與黃連功用相近,但黃連似去心臟之火為多,苦參似去心腑小腸之火為多”;《本草綱目》則稱其“能補腎,惟腎水弱而相火旺者用之相宜”,并認為其“能補腎,蓋取其苦燥濕,寒除熱也”。黃連與苦參二藥相配,黃連走上,以去君火為多;苦參走下, 以去相火為宜。火熱下降,熱去則血寧,共為臣藥。君臣兩組藥物共用可養(yǎng)心陰抑心陽,清心火護心陰。當歸其味甘、辛,性溫,歸肝、心等經(jīng)。功效為補血,活血,止痛,潤腸?!侗静萸笳妗?曰“當歸專入心。辛甘溫潤,諸書載為入心生血上品”;《本草正》稱“當歸,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血中之圣藥也”,且 “舉凡血虛血枯,陰分虧損之證,皆宜用之”;《主治秘訣》稱其“雖性溫,而血虛有熱者亦可用之,因其能生血即滋陰,滋陰即能退熱也”;《本草經(jīng)百種錄》則稱其“專于補血,血補則陰氣得和”。生地黃與當歸兩藥共為君藥,補心之陰血而兼滋腎水,奏益陰斂陽之功。生地黃其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腎經(jīng)。功效為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侗静萁?jīng)疏》 稱生地黃為“補腎家之要藥,益陰血之上品”;《日華子本草》稱其可“治驚悸勞劣”,且“能生血既能滋陰,能滋陰能退熱也”;《本經(jīng)逢原》稱“陰微陽盛,相火熾強,來乘陰位,日漸煎熬, 陰虛火旺之癥,宜生地黃以滋陰退陽”,且“內專涼血滋陰,外潤皮膚,榮澤,病人虛而有熱者宜加用之……有潤燥之功,而無滋膩之患也。酸棗仁其味甘,性平,歸心、肝經(jīng)。功效為養(yǎng)心安神,斂汗。酸棗仁可養(yǎng)心陰、益肝血而寧心安神,《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稱其“主心腹寒熱……久服安五臟,輕身延年”;《名醫(yī)別錄》 稱其又主“煩心不得眠”、“虛汗”、“益肝氣”、“補中”、“助陰氣”;《本草匯言》稱其可“斂氣安神”;《棲草切工》則稱其“性雖收斂而氣味平淡,當佐以他藥,方見其功……佐歸地,可以斂血而營養(yǎng)真陰”。柏子仁其味甘,性平,歸心、腎等經(jīng)。功效為養(yǎng)心安神,潤腸通便?!侗静菥V目》稱柏子仁可“養(yǎng)心氣,潤腎燥,安魂定魄,益智寧神”,且“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補,辛而能潤,其氣清香,能透心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則稱其“主驚悸……安五臟”。酸棗仁與柏子仁二藥相配協(xié)助君臣,滋陰養(yǎng)血,寧心安神,共為佐使藥。組方中的生地黃、當歸滋陰養(yǎng)血以治本,黃連、苦參清熱瀉火,酸棗仁、柏子仁安神定悸以治標;諸藥配伍嚴謹,君臣佐使俱備,相輔相成,共奏滋陰養(yǎng)血、清火安神之功;具有滋心陰、清心火、安心神等功效,主治心陰虛、心火旺為主要病機的心悸動不安,脈細數(shù)。治療時,口服,每日一劑,6-7天為一個療程,一般三個或四個療程即可治愈。本發(fā)明的中藥制劑所用原料藥均廉價易得,制作成本低,療效好。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制備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顆粒劑)配方為黃連12克,苦參12克,當歸15克,生地黃16克,酸棗仁38克,柏子仁22 克(一劑)。制備方法為(1)取黃連、苦參、生地黃、當歸、酸棗仁、柏子仁,分別加水煎煮,加水量為藥材質量的10倍,提取2次,每次2小時;(2)合并上述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 20 (600C )的浸膏;(3)向浸膏中加入95%乙醇(體積質量分數(shù))至含醇量為60% (體積質量分數(shù)), 靜置M小時;取上清液,濾過,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60°C)的稠膏。(4)將濃浸膏在60 80°C下減壓干燥,粉碎過80目篩,加入5%糊精混勻后干法制粒,整粒,得顆粒劑。(制粒、整粒均為常規(guī)工藝)實施例2制備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膠囊劑)配方為黃連10克,苦參14克,當歸14克,生地黃17克,酸棗仁35克,柏子仁25 克(一劑)。制備方法為(1)取黃連、苦參、生地黃、當歸、酸棗仁、柏子仁,分別加水煎煮,加水量為藥材質量的10倍,提取2次,每次2小時;(2)合并上述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 20 (600C )的浸膏;(3)向浸膏中加入95%乙醇(體積質量分數(shù))至含醇量為60% (體積質量分數(shù)), 靜置M小時;取上清液,濾過,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60°C)的稠膏。(4)將濃浸膏在60 80°C下減壓干燥,粉碎過80目篩,加入5%糊精混勻后干法制粒,整粒,將顆粒裝入膠囊,制成膠囊劑。實施例3制備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片劑)配方為黃連13克,苦參11克,當歸16克,生地黃16克,酸棗仁40克,柏子仁20克。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但最后粉碎過80目篩,得到藥物粉末后,加入常規(guī)輔料,制成片劑。實施例4制備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丸劑)配方為黃連9克,苦參15克,當歸12克,生地黃18克,酸棗仁30克,柏子仁30克。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但最后粉碎過80目篩,得到藥物粉末后,加入常規(guī)輔料,制成丸劑。實施例5制備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顆粒劑)配方為黃連15克,苦參9克,當歸18克,生地黃15克,酸棗仁45克,柏子仁15克。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臨床資料病例1王某某,男,31歲,2004-08-05初診。主訴心慌1月,加重一周。癥狀患者1月前出現(xiàn)心慌,呈持續(xù)性,動則加重。曾于某醫(yī)院就診,做ECG示心律失常-房現(xiàn)性早搏。但未予正規(guī)治療。近一周來心慌癥狀加重,為求進一步治療來發(fā)明人處門診。現(xiàn)患者心慌,呈持續(xù)性,活動后氣短乏力,面赤,口干目澀,五心潮熱,兩顴發(fā)紅, 納可,少寐多夢,小便調,大便干。舌脈舌紅,苔薄黃,脈細數(shù)、結代。既往史10年前病毒性心肌炎病史。輔助檢查EKG示心律失常-頻發(fā)房性早搏。診斷心律失常-房性早搏。處理服用實施例1所制備的藥物,每日一劑,服用7天。2004-08-12 復診癥狀患者仍有心慌癥狀,時發(fā)時止,偶伴胸刺痛不舒,面赤、口干等癥明顯減輕, 仍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兩顴發(fā)紅,但有所改善。納可,眠改善,小便調,大便略干。EKG示心律失常-頻發(fā)房性早搏。舌脈舌紅,苔薄,微黃,脈細、結代。處理服用實施例1所制備的藥物,每日一劑,服用7天。2004-08-19 復診癥狀心慌進一步減輕,胸痛消失,無五心潮熱,兩顴發(fā)紅,面赤、口干緩解,納差, 時惡心、反酸,眠可,二便調。舌脈舌紅,苔薄白,脈細、結代。處理服用實施例1所制備的藥物,每日一劑,服用7天。2004-08-26 復診癥狀偶發(fā)作心慌,余無明顯不適。納眠可,二便調。舌脈舌淡紅,苔薄白,脈細、結代。處理服用實施例1所制備的藥物,每日一劑,服用7天?;卦L3月后回訪,無不適感。多次復查EKG示正常范圍心電圖。病例2孫某某,男55歲,2005-01-08初診。主訴發(fā)作性胸悶、心慌3月。癥狀患者近3月來感發(fā)作性胸悶、心慌、氣短,自測脈搏有間歇,曾于某醫(yī)院就診,診斷為頻發(fā)性室性早搏。服用倍他樂克,12.5mgbid,效果不理想?,F(xiàn)患者發(fā)作性胸悶、 心慌、氣短,倦怠乏力,少動懶言,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顴紅,眠差,小便黃赤,大便秘結,排便無力。舌脈舌紅苔薄黃,脈結代。輔助檢查EKG示頻發(fā)室性早搏。診斷心律失常-頻發(fā)室性早搏處理服用實施例2所制備的藥物,每日一劑,服用6天。2005-01-14 復診
主訴胸悶、心慌較前減輕,早搏發(fā)作次數(shù)較前減少,仍氣短,倦怠乏力,但較前減輕。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顴紅癥狀明顯減輕。納可,眠差多夢,小便微黃,大便秘結,排便無力。舌脈舌紅苔薄黃,脈結代。處理服用實施例2所制備的藥物,每日一劑,服用6天。2005-01-20 復診主訴胸悶、心慌較前明顯減輕,早搏發(fā)作次數(shù)較前減少,氣短,倦怠乏力明顯減輕。無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顴紅癥狀。納可,眠差,二便調。舌脈舌紅苔薄,脈結代。處理服用實施例2所制備的藥物,每日一劑,服用6天。回訪2月后回訪,心慌、胸悶癥狀消失,無不適。病例3孫某某,男,63歲,2008-10-15初診。主訴心慌伴乏力1個月。癥狀患者一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心慌癥狀,活動后多見,無頭暈、頭痛,無惡心、 嘔吐,無胸悶、胸痛等癥狀,現(xiàn)患者自覺精神不佳,全身乏力,以雙下肢為甚,余無明顯不適, 納差,不欲飲食,眠可,大便干,數(shù)日一行,小便調。舌脈舌淡苔黃,脈細。既往史高血壓病病史10年,最高達180/105mmHg,口服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控制, 血壓在正常范圍。輔助檢查輔助檢查=Holter示(08-10-6于齊魯醫(yī)院)示1、多發(fā)室性期前收縮,偶成對。2、頻發(fā)房性期前收縮,短陣房速。3ST段無異常動態(tài)改變,T波低平倒置。 EKG (08-10-7于某醫(yī)院)1、陳舊性下、后壁心肌梗死,2、ST-T改變。診斷1、冠心病-陳舊性下、后壁心肌梗死2、心律失常-頻發(fā)室性早搏,頻發(fā)房性早搏,時呈短陣房速3、高血壓病(3級、極高危)。處理服用實施例1所制備的藥物,每日一劑,服用6天。2008-10-22 復診主訴病史同前,患者自訴服藥后下肢酸痛癥狀消失,乏力等癥狀改善,仍有心慌, 納眠可,大便干,約3日一行,小便調。舌脈舌暗苔黃,脈沉細。處理服用實施例1所制備的藥物,每日一劑,服用6天。2008-10-29 復診主訴病史同前,患者服藥后心慌癥狀減輕,乏力癥狀基本消失,納眠可,二便調。舌脈舌紅,苔白,脈沉細。處理服用實施例1所制備的藥物,每日一劑,服用6天。回訪2月后回訪,患者心慌癥狀消失,活動后仍感乏力,余無不適。病例4王某某,女,61歲,2009-10-22初診。主訴發(fā)作性心慌5年,加重半年。癥狀患者5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發(fā)作性心慌,多于休息時出現(xiàn),于當?shù)蒯t(yī)院就診,診斷為“冠心病、頻發(fā)室性早搏”,未予重視;半年前心慌癥狀加重,發(fā)作頻繁,無胸痛、頭暈,平素動則胸悶氣短、自汗、乏力,頭暈,面色晦暗,納眠可,二便調。舌脈舌暗紅,苔白膩,脈弦結代。輔助檢查=Holter示頻發(fā)室性早搏,7927次/24h,T波低平。診斷1、心律失常-頻發(fā)室性早搏2、冠心病。治療服用實施例1所制備的藥物,每日一劑,服用6天。2009-10- 復診主訴患者心慌、氣短等癥狀較前減輕,仍有頭暈、乏力、惡心、汗出,納眠可,二便調。舌脈舌紅,苔白膩,脈弦細。處理服用實施例1所制備的藥物,每日一劑,服用6天。2009-11-05 復診主訴患者服藥后心慌氣短等癥狀明顯減輕,無頭暈、乏力、惡心、汗出,納眠可,二便調。舌脈舌紅苔白,脈細。處理服用實施例1所制備的藥物,每日一劑,服用6天?;卦L2月后回訪,患者再未出現(xiàn)心慌癥狀,氣短、自汗等癥狀亦顯著改善。病例5王某某,男,71歲,2010-10-22初診。主訴心慌10余年,加重1月。癥狀患者10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心慌,偶有胸悶、氣促,無胸痛、頭痛,偶有頭暈,一直未予系統(tǒng)治療,于社區(qū)門診診斷為室性早搏。一月前,患者心慌癥狀加重,服用美托洛爾、穩(wěn)心顆粒、養(yǎng)心氏等藥物治療后未見好轉,12日前予“胺碘酮” 0.2g bid治療后癥狀緩解,現(xiàn)患者仍感心慌,胸悶、頭重如裹,嘔吐痰涎,納可,眠差,多夢易醒,二便調。舌脈舌紫黯,苔白膩,脈細。既往史高血壓病病史6年,最高達180/95mmHg,服用美托洛爾、復方羅布麻,血壓控制不理想。輔助檢查=Holter示頻發(fā)室性早搏,時呈二聯(lián)律,1947次/24h。診斷1、心律失常-頻發(fā)室性早搏2、高血壓病(3級極高危)。處理服用實施例1所制備的藥物,每日一劑,服用6天。2010-10-29 復診主訴病史同前,患者服藥后心慌癥狀減輕,無胸悶、胸痛,無頭暈、頭痛,納可,眠
差,二便調。舌脈舌暗紅,苔白膩,脈細。處理服用實施例1所制備的藥物,每日一劑,服用6天。2010-11-05 復診主訴病史同前,患者服藥后心慌癥狀明顯減輕,睡眠較前改善,納可,二便調。舌脈舌暗紅,苔白,脈細。處理服用實施例1所制備的藥物,每日一劑,服用6天?;卦L2月后回訪,患者心慌癥狀消失,無明顯不適。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黃連9 15份,苦參9 15份,當歸12 18份,生地黃15 18份,酸棗仁30 45份,柏子仁15 30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黃連12份,苦參12份,當歸15份,生地黃16份,酸棗仁38份,柏子仁22份。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黃連10份,苦參14份,當歸14份,生地黃17份,酸棗仁35份,柏子仁25份。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黃連13份,苦參11份,當歸16份,生地黃16份,酸棗仁40份,柏子仁20份。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黃連9份,苦參15份,當歸12份,生地黃18份,酸棗仁30份,柏子仁30份。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黃連15份,苦參9份,當歸18份,生地黃15份,酸棗仁45份,柏子仁15份。
7.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如下(1)取黃連、苦參、生地黃、當歸、酸棗仁、柏子仁,分別加水煎煮,加水量為藥材質量的 8 12倍,提取1 3次,每次1 2小時;(2)合并上述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9 1. 20的浸膏;(3)向浸膏中加入95%乙醇至含醇量為60%,靜置M小時;取上清液,濾過,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以上的稠膏;(4)將濃浸膏在60 80°C下減壓干燥,粉碎過80目篩,得藥物粉末,添加常規(guī)的藥物輔料,制成片劑、顆粒劑、膠囊劑或丸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心悸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黃連9~15份,苦參9~15份,當歸12~18份,生地黃15~18份,酸棗仁30~45份,柏子仁15~30份。制備時,可以制成臨床上常用的各種劑型,如片劑、顆粒劑、膠囊劑、丸劑等。本發(fā)明的組方中的生地黃、當歸滋陰養(yǎng)血以治本,黃連、苦參清熱瀉火,酸棗仁、柏子仁安神定悸以治標;諸藥配伍嚴謹,君臣佐使俱備,相輔相成,共奏滋陰養(yǎng)血、清火安神之功;具有滋心陰、清心火、安心神等功效,主治心陰虛、心火旺為主要病機的心悸動不安,脈細數(shù)。治療時,口服,每日一劑,6-7天為一個療程,一般三個或四個療程即可治愈。
文檔編號A61K36/804GK102283940SQ20111021838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1日
發(fā)明者傅春升, 孫洪勝, 彭偉, 楊傳華, 陸峰 申請人: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產(chǎn)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骨科用剝離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用具領域,尤其涉及骨科用剝離刀。其包括剝離刀和手柄,所述剝離刀包括圓弧形刀頭和螺旋形刀柄,所述圓弧形刀頭固定在所述螺旋形刀柄前端,所述圓弧形刀頭中部向內凹陷,所述螺旋形刀柄中部外徑大于兩端
- 專利名稱:一種抗酒、解酒、醒酒的佐酒營養(yǎng)口服液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抗酒、解酒、醒酒的佐酒營養(yǎng)口服液,屬生物制品。背景技術: 中國的酒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但有時飲酒過量易發(fā)生醉酒現(xiàn)象,即損傷身體也影響關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濕骨病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風濕骨病的中藥。背景技術:風濕骨病在西醫(yī)上稱為 風濕熱、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等癥,以關節(jié)疼痛、酸困、麻木、活動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制劑白屈菜提取液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為藥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糖尿病性周圍神經(jīng)病變的中藥制劑白屈菜提取液。背景技術: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其慢性病程和
- 專利名稱:一種高溫高壓滅菌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高溫滅菌箱領域,具體為一種應用于菌種生產(chǎn)的高溫高壓滅菌裝置。背景技術:食用菌的培育是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中一個重要的分支,其目的是通過人工培育食用菌以滿足人們對食用菌的需求。食用菌在培育過
- 豬場用臭氧消毒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豬場用臭氧消毒車,所述的臭氧消毒車主要包括車體、臭氧溶水桶、臭氧發(fā)生機、噴霧裝置、連接管道;車體設置把手和萬向輪,車體的上部設置臭氧溶水桶和臭氧發(fā)生機,臭氧溶水桶靠近把手一側設置有電
- 一種急診護理床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急診護理床架,包括床頭控制箱和床尾控制箱和床架;床架內側沿長度方向設置有支撐軸;支撐軸兩端由設置在床頭控制箱和床尾控制箱內的支撐座支撐;支撐軸設置在床頭控制箱內的一端與伺服電機相連接;
- 專利名稱::尼美舒利緩釋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尼美舒利緩釋組合物,該組合物涉及利用適當?shù)妮o料與尼美舒利組合,延緩尼美舒利藥物的釋出,可制成一天一次的劑型。背景技術::尼美舒利為非甾體抗炎藥,具有解熱和鎮(zhèn)痛活性。治療作用主
- 專利名稱:修復還原蛋白酸護發(fā)液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護發(fā)液,具體是一種修復還原蛋白酸護發(fā)液。 背景技術:目前的護發(fā)產(chǎn)品有很多,有針對各種發(fā)質類型來劃分的護發(fā)產(chǎn)品,如正常發(fā)質用、 漂染發(fā)質用及灰白發(fā)質用的護發(fā)產(chǎn)品,也有調理發(fā)質的護
- 一種消化內科流食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消化內科流食裝置,包括氣體罐、氣體處理裝置、儲水罐、水消毒裝置、助推器、食物盛放器和食物流出管。氣體罐通過導氣管與氣體處理裝置和助推器的腔室相連;儲水罐通過輸水管與水消毒裝置和助推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胃痛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胃痛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背景技術:胃痛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多見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jīng)官能癥,也見于胃粘膜脫垂、胃下垂、胰腺炎、膽囊炎及膽石癥等
- 專利名稱:治療痰熱雍肺型肺炎的中藥方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含有來源于植物原料的醫(yī)用配制品,特別涉及一種治療痰熱雍肺型肺炎的中藥方劑。背景技術:·肺炎指由不同病原體或其他因素導致的肺部炎癥,是一種相當古老的疾病,在公元前1200年的
- 專利名稱:醋氨酚、假麻黃堿、撲爾敏和可有可無的美沙芬的旋轉制粒及包衣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含有一種以上有效藥物的,有好的味道及口感的咀嚼片。為病人提供的口服藥劑有多種形式,如液態(tài)溶液,乳劑或懸浮劑或固態(tài)形式,如膠囊或片劑(在這里,“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咽喉部炎癥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咽喉部炎癥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是一種用于治療慢性咽喉炎、咽喉濾泡增生、咽喉有異物感和咽喉疼痛的中藥噴霧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慢性咽喉炎、咽喉濾泡增生、咽
- 專利名稱:藥液消毒棉球及其生產(chǎn)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醫(yī)藥消毒滅菌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消毒棉球技術領域?,F(xiàn)在醫(yī)護人員在注射、量體溫等醫(yī)療工作中普遍采用酒精棉球進行消毒,即將棉球浸泡在酒精容器中,使用時取出棉球擦敷消毒,但酒精棉球消毒殺菌能力有
- 用于輸氧管的固定調節(jié)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輸氧管的固定調節(jié)裝置,屬于醫(yī)療護理【技術領域】,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左側水平固定有相互平行的兩個軸承,兩個軸承之間的固定板上豎直設置有相互配合的滑塊和滑軌,在兩個軸承上安裝有
- 一種含雙氯芬酸鈉的微丸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屬于制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氯芬酸鈉的微丸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中所述組合物由不同釋放性能的微丸組成,具體為總重量20-35%的腸溶微丸和80-65%的緩釋微丸,其中腸溶微丸通過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卒中后抑郁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中成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卒中后抑郁癥的中藥組合物,本發(fā)明還涉及該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背景技術:1、腦卒中的危害腦卒中是危害人類生命與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具
- 專利名稱:一種熱療儀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具體地涉及一種熱療儀。技術背景中國專利申請第87201514號(專利申請日1987年5月9日;專利申請人山東 中醫(yī)學院)公開了一種穴位熱療器。其是一種醫(yī)用電子儀器,有一袖珍外殼
- 專利名稱:一種具有抗血栓作用的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藥物組合物,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抗血栓作用的組合物。背景技術:人體到了一定的年齡,如缺乏運動,血管彈性降低,血管內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成分含量增高,導致血管的通透性降低,由于血
- 呼吸機用全面罩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呼吸機用全面罩,其包括:通氣管、透明窗、框架、第一約束帶、第二約束帶;通氣管設置于透明窗的下部,用于連接至呼吸機;透明窗用于覆蓋使用者的眼睛、鼻、口;框架設置在透明窗的外周,對應于使用者的面部輪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