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絡活膠囊的制作方法
- 包含n-乙烯基咪唑聚合物或共聚物和氧化敏感親水有效成分的組合物的化妝和或皮膚...的制作方法
- 獨特結構的自擴張式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 經皮骨折固定鉗的制作方法
- 婦產科用取樣器的制造方法
- 含紫杉烷的溫控緩釋注射劑及其制備方法
- 用于氧化性染發的主要中間體的制作方法
- 多功能遠紅外線倒起仿跑步治療機的制作方法
- 一種鼻炎術后護理柜箱的制作方法
- 緩釋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雙片式通電布的制作方法
- 月事杯的制作方法
- 一種醫用鼻膽引流管引導裝置制造方法
- 飲料空瓶過氧化氫汽化殺菌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鷹嘴豆芽提取物在防治雌激素缺失的藥物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凍瘡的藥劑的制作方法
- 一種醫用消毒桶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糖尿病性皮膚瘙癢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具有加熱功能的牙科椅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胃脘脹痛、慢性胃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制備方法
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燒燙傷是生活中常見的意外傷害,對人類的健康及正常生活影響較為嚴重過。嚴重燒燙傷導致皮膚完整性大面積破壞,最基本的功能如保水、體溫調節、免疫、排泄等都失去平衡,甚至出現發炎、感染的癥狀,治愈難度大。現有技術中,治療燒燙傷主要從西醫角度進行處理,包括涂敷一些化學合成的消炎中藥制劑以及植皮手術。其中,化學合成的消炎中藥制劑以殺滅細菌、控制感染為目的,創面損傷加重,再生能力差,且病愈后會留疤痕;植皮手術的治療方法,會損傷健康的皮下組織,同時存在創面換藥次數多、療程較長,治療費用高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缺點,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治愈后無疤痕、適用于1、
I1、111度燒燙傷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所述中藥制劑的原料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數組成:水牛角粉:10_20份·;生地:10_20份;紫草:20_30份;冰片:5_8份;鍛石骨:20_30份;金銀花:10-20份;黃連:30-40份;牡丹皮:5-10份;赤芍藥:20-30份。進一步地,所述中藥制劑的原料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數組成:水牛角粉:10-15份;生地:15-20份;紫草25-30份;冰片:5_8份;煅石膏:25_30份;金銀花:15-20份;黃連:30-36份;牡丹皮:5-8份;赤芍藥:25-30份。進一步地,所述中藥制劑為膏狀。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的步驟如下:a、將權利要求1中的原料分別粉碎成粉末狀;b、將步驟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銀花、黃連、牡丹皮、赤芍藥加入到芝麻油中,攪拌加熱至80-100°C,得到第一藥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為350-500份;C、將步驟b得到的第一藥油降溫至40_60°C,加入30-40份蜂蠟,攪拌至蜂蠟融化,
得到第二藥油;d、將第二藥油降溫至18_22°C,加入步驟a中的冰片、煅石膏,攪拌均勻,得到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進一步地,所述步驟a中,將各原料粉碎至200-500目。進一步地,所述步驟a中,各原料的粉碎工藝為低溫微粉碎。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具有如下優點:1、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收斂、生肌的功效,對于1、I1、III度燒燙傷的治療效果好。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數組成:水牛角粉:10-20份;生地:10-20份;紫草:20-30份;冰片:5_8份;煅石膏:20-30份;金銀花:10-20份;黃連:30-40份;牡丹皮:5_10份;赤芍藥:20-30份。其中,水牛角粉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生地具有清熱、生津、破瘀、生新、止痛、涼血、止血的功效;紫草具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冰片用于瘡瘍腫痛,潰后不斂等癥狀;煅石膏具有收濕,生肌,斂瘡,止血的功效,外治潰瘍不斂,濕疹瘙癢,水火燙傷,外傷出血等癥狀;金銀花具有宣散風熱,清解血毒的功效,具有抗炎解毒的作用,對癰腫疔瘡、腸癰肺癰有較強的散癰消腫,清熱解毒、消炎作用,且具有加強免疫機能、抗內毒素的作用;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療癰腫瘡毒、跌撲傷痛、風濕熱痹等癥狀,具有抗炎、抑菌、抗凝、提高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的作用;赤芍藥具有鎮痛、鎮靜、抗驚厥、抗炎、抗潰瘍、抗菌、解熱的作用。各味中藥科學配伍,使制成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收斂、生肌的功效,且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機體免疫能力的功效,適用于1、I1、III度燒燙傷,治愈后的皮膚不留疤痕。2、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成分均為中藥,對患者的患處不會造成傷害,也不產生任何副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 原料由以下成分組成:水牛角粉:20g ;生地:15g ;紫草:30g ;冰片:5g ;煅石膏:20g ;金銀花:10g ;黃連:35g ;牡丹皮:7g ;赤芍藥:25g。本實施例中,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如下:a、將上述原料分別粉碎成粒度為200目的粉末狀;b、將步驟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川穹、大黃、紅花、赤芍藥加入到芝麻油中,攪拌加熱至80°C,得到第一藥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為400g ;C、將步驟b得到的第一藥油降溫至60°C,加入35g蜂蠟,攪拌至蜂蠟融化,得到第二藥油;d、將第二藥油降溫至18°C,加入步驟a中的冰片、煅石膏,攪拌均勻,得到藥膏狀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使用方法為:用脫脂棉將創面血跡或其他污跡清除,再將本發明制得的藥膏狀中藥制劑涂在創面,然后進行包扎即可。對于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2-15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3-5天,痊愈后無疤痕;對于I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8-3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時間為5-15天,痊愈后無疤痕,且無需植皮;對于II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20-5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時間為15-30天,治療過程中可配合注射其他消炎中藥制劑,中西醫配合治療,痊愈后無疤痕,無需植皮,無需截肢。
實施例2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原料由以下成分組成:水牛角粉:IOg ;生地:20g ;紫草:25g ;冰片:6g ;煅石膏:25g ;金銀花:20g ;黃連:30g ;牡丹皮:5g ;赤芍藥:30g。本實施例中,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如下:a、將上述原料分別粉碎成粒度為400目的粉末狀;其中,粉碎工藝采用低溫微粉碎,使各原料的有效成分保留完好,提高中藥制劑的性能;b、將步驟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銀花、黃連、牡丹皮、赤芍藥加入到芝麻油中,攪拌加熱至90°C,得到第一藥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為350g ;C、將步驟b得到的第一藥油降溫至40°C,加入30g蜂蠟,攪拌至蜂蠟融化,得到第二藥油;d、將第二藥油降溫至20°C,加入步驟a中的冰片、煅石膏,攪拌均勻,得到藥膏狀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使用方法為:用脫脂棉將創面血跡或其他污跡清除,再將本發明制得的藥膏狀中藥制劑涂在創面,然后進行包扎即可。對于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2-15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3-5天,痊愈后無疤痕;對于I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8-3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時間為5-15天,痊愈后無疤痕,且無需植皮;對于II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20-5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時間為15-30天,治療過程中可配合注射其他消炎中藥制劑,中西醫配合治療,痊愈后無疤痕,無需植皮,無需截肢。實施例3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原料由以下成分組成:水牛角粉:16g ;生地:16g ;紫草:24g ;冰片:8g ;煅石膏:30g ;金銀花:16g ;黃連:38g ;牡丹皮:6g ;赤芍藥:28g。本實施例中,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如下:a、將上述原料分別粉碎成粒度為450目的粉末狀;其中,粉碎工藝采用低溫微粉碎,使各原料的有效成分保留完好,提高中藥制劑的性能;b、將步驟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銀花、黃連、牡丹皮、赤芍藥加入到芝麻油中,攪拌加熱至88°C,得到第一藥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為420g ;C、將步驟b得到的第一藥油降溫至43°C,加入36g蜂蠟,攪拌至蜂蠟融化,得到第二藥油;d、將第二藥油降溫至20°C,加入步驟a中的冰片、煅石膏,攪拌均勻,得到藥膏狀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使用方法為:用脫脂棉將創面血跡或其他污跡清除,再將本發明制得的藥膏狀中藥制劑涂在創面,然后進行包扎即可。對于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2-15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3-5天,痊愈后無疤痕;對于I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8-3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時間為5-15天,痊愈后無疤痕,且無需植皮;對于II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20-5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時間為15-30天,治療過程中可配合注射其他消炎中藥制劑,中西醫配合治療,痊愈后無疤痕,無需植皮,無需截肢。實施例4
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原料由以下成分組成:水牛角粉:12g ;生地:18g ;紫草:27g ;冰片:8g ;煅石膏:26g ;金銀花:18g ;黃連:36g ;牡丹皮:8g ;赤芍藥:27g。本實施例中,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如下:a、將上述原料分別粉碎成粒度為500目的粉末狀;其中,粉碎工藝采用低溫微粉碎,使各原料的有效成分保留完好,提高中藥制劑的性能;b、將步驟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銀花、黃連、牡丹皮、赤芍藥加入到芝麻油中,攪拌加熱至95°C,得到第一藥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為450g ;C、將步驟b得到的第一藥油降溫至45°C,加入38g蜂蠟,攪拌至蜂蠟融化,得到第二藥油;d、將第二藥油降溫至19°C,加入步驟a中的冰片、煅石膏,攪拌均勻,得到藥膏狀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使用方法為:用脫脂棉將創面血跡或其他污跡清除,再將本發明制得的藥膏狀中藥制劑涂在創面,然后進行包扎即可。對于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2-15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3-5天,痊愈后無疤痕;對于I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8-3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時間為5-15天,痊愈后無疤痕,且無需植皮;對于II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20-5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時間為15-30天,治療過程中可配合注射其他消炎中藥制劑,中西醫配合治療,痊愈后無疤痕,無需植皮,無需截肢。實施例5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原料由以下成分組成:水牛角粉:18g ;生地:12g ;紫草:22g ;冰片:7g ;煅石膏:24g ;金銀花:13g ;黃連:32g ;牡丹皮:9g ;赤芍藥:23g。本實施例中,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如下:a、將上述原料分別粉碎成粒度為350目的粉末狀;其中,粉碎工藝采用低溫微粉碎,使各原料的有效成分保留完好,提高中藥制劑的性能;b、將步驟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銀花、黃連、牡丹皮、赤芍藥加入到芝麻油中,攪拌加熱至85°C,得到第一藥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為450g ;C、將步驟b得到的第一藥油降溫至55°C,加入32g蜂蠟,攪拌至蜂蠟融化,得到第二藥油;d、將第二藥油降溫至22°C,加入步驟a中的冰片、煅石膏,攪拌均勻,得到藥膏狀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使用方法為:用脫脂棉將創面血跡或其他污跡清除,再將本發明制得的藥膏狀中藥制劑涂在創面,然后進行包扎即可。對于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2-15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3-5天,痊愈后無疤痕;對于I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8-3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時間為5-15天,痊愈后無疤痕,且無需植皮;對于II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20-5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時間為15-30天,治療過程中可配合注射其他消炎中藥制劑,中西醫配合治療,痊愈后無疤痕,無需植皮,無需截肢。實施例6治療燒 燙傷的中藥制劑,原料由以下成分組成:水牛角粉:15g ;生地:15g ;紫草:30g ’冰片:5g ;煅石膏:30g ;金銀花:17g ;黃連:33g ;牡丹皮:6g ;赤芍藥:25g。本實施例中,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如下:a、將上述原料分別粉碎成粒度為260目的粉末狀;其中,粉碎工藝采用低溫微粉碎,使各原料的有效成分保留完好,提高中藥制劑的性能;b、將步驟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銀花、黃連、牡丹皮、赤芍藥加入到芝麻油中,攪拌加熱至98°C,得到第一藥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為480g ;C、將步驟b得到的第一藥油降溫至56°C,加入34g蜂蠟,攪拌至蜂蠟融化,得到第二藥油;d、將第二藥油降溫至22°C,加入步驟a中的冰片、煅石膏,攪拌均勻,得到藥膏狀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使用方法為:用脫脂棉將創面血跡或其他污跡清除,再將本發明制得的藥膏狀中藥制劑涂在創面,然后進行包扎即可。對于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2-15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3-5天,痊愈后無疤痕;對于I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8-3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時間為5-15天,痊愈后無疤痕,且無需植皮;對于II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20-5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時間為15-30天,治療過程中可配合注射其他消炎中藥制劑,中西醫配合治療,痊愈后無疤痕,無需植皮,無需截肢。實施例7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原料由以下成分組成:水牛角粉:15g ;生地:10g ;紫草:20g ;冰片:6g ;煅石膏:28g ;金銀花:15g ;黃連:40g ;牡丹皮:10g ;赤芍藥:20g。本實施例中,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如下:a、將上述原料分別粉碎成粒度為300目的粉末狀;其中,粉碎工藝采用低溫微粉碎,使各原料的有效成分保留完好,提高中藥制劑的性能;b、將步驟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銀花、黃連、牡丹皮、赤芍藥加入到芝麻油中,攪拌加熱至100°c,得到第一藥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為380g ;C、將步驟b得到的第一藥油降溫至50°C,加入40g蜂蠟,攪拌至蜂蠟融化,得到第二藥油;d、將第二藥油降溫至21°C,加入步驟a中的冰片、煅石膏,攪拌均勻,得到藥膏狀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使用方法為:用脫脂棉將創面血跡或其他污跡清除,再將本發明制得的藥膏狀中藥制劑涂在創面,然后進行包扎即可。對于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2-15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3-5天,痊愈后無疤痕;對于I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8-3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時間為5-15天,痊愈后無疤痕,且無需植皮;對于III度燒燙傷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20-5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況治療時間為15-30天,治療過程中可配合注射其他消炎中藥制劑,中西醫配合治療,痊愈后無疤痕,無需植皮,無需截肢。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用量如下:創面為1%,用量為每次20g ;創面為10%, 用量為每次200g ;
創面為20%,用量為每次400g。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可用于因硫酸、硝酸、浙青等各類化學物品,以及電、炸藥、瓦斯爆炸等引起的燒燙傷。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臨床試驗數據統計如下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的原料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數組成: 水牛角粉:10-20份;生地:10-20份;紫草:20-30份;冰片:5_8份;煅石骨:20-30份;金銀花:10-20份;黃連:30-40份;牡丹皮:5-10份;赤芍藥:20-3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的原料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數組成: 水牛角粉:10-15份;生地:15-20份;紫草25-30份;冰片:5_8份;煅石膏:25-30份;金銀花:15-20份;黃連:30-36份;牡丹皮:5-8份;赤芍藥:25-3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為膏狀。
4.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的步驟如下: a、將權利要求1中的原料分別粉碎成粉末狀; b、將步驟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銀花、黃連、牡丹皮、赤芍藥加入到芝麻油中,攪拌加熱至80-100°C,得到第一藥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為350-500份; C、將步驟b得到的第一藥油降溫至40-60°C,加入30-40份蜂蠟,攪拌至蜂蠟融化,得到第二藥油; d、將第二藥 油降溫至18-22°C,加入步驟a中的冰片、煅石膏,攪拌均勻,得到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外用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將各原料粉碎至200-500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外用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各原料的粉碎工藝為低溫微粉碎。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所述中藥制劑的原料組成如下水牛角粉10-20份;生地10-20份;紫草20-30份;冰片5-8份;煅石膏20-30份;金銀花10-20份;黃連30-40份;牡丹皮5-10份;赤芍藥20-30份。該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a、將上述原料分別粉碎成粉末狀;b、將步驟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銀花、黃連、牡丹皮、赤芍藥加入到芝麻油中,攪拌加熱至80-100℃,得到第一藥油;c、將步驟b得到的第一藥油降溫至40-60℃,加入蜂蠟并攪拌,得到第二藥油;d、將第二藥油降溫至18-22℃,加入步驟a中的冰片、煅石膏,攪拌得到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治療效果好、治愈后無疤痕、適用于Ⅰ、Ⅱ、Ⅲ度燒燙傷。
文檔編號A61P17/02GK103230470SQ201310162839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6日
發明者張清芬 申請人:湖南省寶靈醫藥器械有限公司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專利名稱:染色用噴霧型注射管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染色用噴霧型注射管。 背景技術:使用內窺鏡對食道、胃、腸等消化道粘膜進行檢查時,需要對粘膜進行染色,以便對粘膜的細微變化進行觀察,從而判斷其病兆深淺、范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痞滿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痞滿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痞滿是以病人自覺胃部胞脹、脹滿或脹痛不適,伴食少納呆,噯氣,大便溏或排便不爽為主要表現的常見腸胃
- 專利名稱:血管內介入導管觸覺探頭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血管內介入導管觸覺探頭。背景技術:血管內介入醫學的發展 是人類醫學史上的一大飛躍,但目前血管內介入指引導管的插入都是憑操作者的手感和經驗盲插,損傷血管內壁
- 專利名稱:足療健身珍珠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腳底按摩防治疾病、強身健體的工具。背景技術:腳底按摩法是既古老又嶄新的醫術。它是一種安全、簡便、經濟、有效的無損傷醫學范疇的自然療法,既可保健強體,又能治療和預防多種疾病。腳底按
- 便攜全護脊型軟式擔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攜全護脊型軟式擔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便攜全護脊型軟式擔架,由擔架主體、頭枕和頸枕組成,所述頭枕和頸枕分別位于擔架主體正面的一側,所述擔架主體的背面設有頸部托板
- 便攜折疊式擔架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便攜折疊式擔架床,屬于醫療用具【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支撐架、滑動裝置和急救包,其特征是支撐架上設置有前支撐管和后支撐管,前支撐管和后支撐管上設置有轉動軸,前支撐管和后支撐管之間設置有
- 專利名稱:輸液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防止輸液完成后的血液回流以及空氣流入人體的輸液器。背景技術:目前,臨床在對患者進行輸液過程中需要對輸液器中的液面進行監控,若輸液完成后不及時處理會造成回血情況,嚴重的
- 專利名稱:一種防治蜂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防治蜂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2002年初,歐盟和美、日等一些國家,借中國蜂蜜內氯霉素含量超標(歐盟定為不超過O. IOpp
- 專利名稱:一種鹽酸曲美他嗪緩釋片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緩釋藥物制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鹽酸曲美他嗪緩釋片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心絞痛是缺血性心臟病中較為常見的類型。據報道,美國約有720萬人患有心絞痛,并且以每年35萬人的速度遞增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背景技術: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強直性脊柱炎等風寒痹癥,皆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如不及時醫治,病邪
- 便捷可移動人工呼吸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便捷可移動人工呼吸器,屬于醫療用具【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呼吸器運行裝置,其特征是在呼吸器運行裝置前端設置有顯示屏幕,顯示屏幕下端設置有電源開關,電源開關右側設置有搶救呼吸按鈕,搶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失眠足浴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中草藥組合物制成的具有治療失眠的足浴劑。 背景技術:目前,國內外口服治療失眠的藥物很多,如安眠藥等等,但是口服藥屬于化學藥品,難免會對人體有一些負作用,而人的腳掌密布很多血管,
- 專利名稱:凝血酶抑制劑的噴霧干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恒重的凝血酶抑制劑的制備方法,特別是所述抑制劑的噴霧干燥。本發明還涉及凝血酶抑制劑的新鹽、含所述鹽的藥物以及這些鹽用于制備具有抗血栓形成的藥物的用途。本發明特別涉及通式I的新
- 專利名稱:一種祛痘控油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配方,特別涉及一種祛痘控油的中藥制劑,還涉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臉上長痘痘,容易出油是很多人的困擾。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祛痘控油的用品,但是不僅價格貴,而且效果不好,有些
- 專利名稱:緩解老年哮喘紫蘇子中藥口服液及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緩解老年哮喘紫蘇子中藥ロ服液及制備方法。背景技術:老年性哮喘的定義有廣義 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老年性哮喘是指年齡在60歲以上符合哮喘病診斷標準的所有患者
- 肩部線圈及其病床和磁共振成像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肩部線圈及其病床和磁共振成像裝置。肩部線圈,其線圈主體(20)在安裝基板(10)上具有第一定位位置和第二定位位置。定位固定單元具有一個第一定位固定部(32)和兩個第二定位固定部(34),第
- 一種屏蔽醫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復合鉛罐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屏蔽醫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復合鉛罐,包括罐體及罐蓋,所述罐體及罐蓋為內外表面均包裹有工程塑料層的鉛罐,其罐體為厚壁開口可容納一只針管的桶狀體,工程塑料層在臺階處設有外螺
- 專利名稱:一種生脈大容量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藥品領域,涉及一種以中藥紅參、麥冬、五味子為原料的生脈大容量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生脈散方(人參、麥冬、五味子)來源于《內外傷辨惑論·卷之中暑傷胃氣論》,中醫傳統用生脈散
- 可視化椎弓根螺釘植入輔助系統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視化椎弓根螺釘植入輔助系統,涉及椎弓根螺釘植入【技術領域】,包括開路錐,所述開路錐包括錐體,所述錐體的尾部設有用于醫護人員握持的手柄,所述錐體為中空結構,所述錐體的內部
- 一種護創貼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護創貼。其包括單面涂覆有醫用粘膠的基材、功能層和隔離層;所述功能層包括碳纖維層和復合在碳纖維層上甲殼素層;所述的碳纖維層復合在基材的涂覆有醫用粘膠的一面上;所述的隔離層覆蓋在功能層上且粘合固
- 專利名稱:新的甾酯類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新的、具有消炎和抗過敏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還涉及含有這些化合物的藥物組合物和所述組合物的藥理學應用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消炎、免疫抑制和抗過敏活性的糖皮質甾類或其藥物組合物